阿斯蘭 作品

第215章 不算好消息的好消息

盛夏的馬六甲海峽,天氣悶熱。

 由於靠近赤道附近,很少有強風,張小白的船隊行進速度並不快,用了十餘日的時間才駛出馬六甲海峽,到達了蘇門答臘島最西端的亞齊。

 這時候的亞齊港口並不大,還只是一個兩千多人的小港,雖然此地也盛產胡椒等香料,可是張小白的船隊大多都已經滿載了,只有個別船隻稍微補充了一些。

 更換完淡水,補充了新鮮的果蔬,船隊晃晃悠悠的離開了亞齊。

 錫蘭位於亞齊的正西方,但是這個時節的北印度洋區域,是西南季風的天下,雖不算完全逆風,可也絕對不是順風。

 雖然海風很猛烈,但是船隊的速度始終提不上來。

 滿載狀態下的船隻,吃水太深,再加上被風帆帶歪了身子,彷彿從舷窗伸出手都能摸到海浪一般。

 亞齊至錫蘭,一千七百多公里,船隊晃悠了一個多月才到達了這裡。

 錫蘭山國西南部的沼澤平原科蘭巴(科倫坡)。

 張小白他們將在此休整兩到三個月的時間,等待著印度洋的東北季風。

 當然,張小白也有第二個選擇,那就是可以順著西南風,北上印度大陸,前往古裡(卡利卡特)。

 可是知道印度地區現狀的張小白,在心裡直接就將這個選擇給否了。

 一來船隊現在都已經是滿載狀態,根本無需收集更多的貨物,前往古裡的意義不大。

 再者,來自阿拉伯地區的伊斯蘭人,壟斷印度的香料和寶石貿易,已經有數百年之久,在當地具有極強的影響力。

 張小白的船隊前往印度大量採購香料,必然會和他們產生衝突,而這種基於鉅額利潤產生的衝突,根本不存在和平解決的可能性。

 歷史上葡萄牙人剛剛到達印度之時,就是被阿拉伯人給擋在了印度之外,最終憑藉著武力打敗了阿拉伯和印度土著聯軍,才在印度地區站住了腳。

 所以說,這個時間北上印度,對於張小白來講,好處沒多少,麻煩少不了,得不償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