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撿漏(第2頁)

 她之所以敢這麼說,也有一條,那就是她光明正大說自己用家裡曬的海產乾貨找人換奶粉票,再用奶粉票去供銷社買奶粉。

 誰家都沒票,但是海產乾貨家家都有,不是稀罕物。

 所以慢慢的,周圍人都知道蘇懷蘭經常去供銷社,不是縣裡的,就是市裡的。雖然他們家住在村前面,又靠近國道,即便出門坐車,村裡人也看不到。

 可是出門得開介紹信,不說三天兩頭開介紹信了,那一個月起碼開上四五回介紹信,大隊長家肯定瞞不住,一家知道了,整個村子也都知道了。

 問起來蘇懷蘭也一臉苦笑:“三個孩子喝奶粉!我得出去給他們想辦法啊!”

 村裡人原本都姓姚,論起來以前都是一個祖宗,也沒人使壞,不過愛佔便宜的人,就悄悄問她,能不能幫著把自家的海產乾貨帶出去,多少換點工業票,什麼暖壺臉盆的,這些都是工業品,都需要工業票才能花錢買。

 對於蘇懷蘭來說,幫別人的同時,又多了一處進項,當然能幫。

 至於別人問她,為啥每次都帶阿宗出門,多一個人坐車,不是多花一個人的車票嘛。

 蘇懷蘭也有話說:“倩丫頭在家裡看著三個弟弟,我放心,阿宗毛手毛腳的,我讓他跟我一起出去,也好讓他這個當大哥的知道,在外面換東西,那真是不容易啊。”

 反正蘇懷蘭打著換奶粉的名頭,帶著阿宗,經常外出。別說縣城和市裡的供銷社,有時連隔壁市的供銷社,母子倆都去過。

 冬天天短,這天母子倆回到家,外面已經擦黑了,他們也沒遇到什麼人,蘇懷蘭揹著個大麻袋就進了家門。

 屋裡子明顯比外面暖和不少,今年家裡孩子多,又都太小,所以蘇懷蘭還沒生孩子那會,姚德業就把取暖的爐子水箱,給做了升級改造。

 他外出跑船送貨,去北方港口拉煤那會,見過人家屋裡的暖氣片,後來就想了辦法,換回來長長一節。就這一節,也不好換,費了他不少錢票和人情。

 還別說,現在堂屋裡,那溫度高多了,像是姚德業身體火旺不怕冷的,在屋裡連棉衣都穿不住。

 蘇懷蘭進了家門,就將麻袋放到地面上,笑著跟家裡人說:“這回可是撿到寶貝了。”

 每回蘇懷蘭和阿宗母子倆外出回來,姚倩姐妹幾個就知道,家裡又有好吃的了。只是聽蘇懷蘭的話,這回東西更好啊。

 姚德業也在家,正在屋裡做木工活:“懷蘭,你跟阿宗出門,別光顧著好東西,還要多注意安全!上回,在北邊,老五看熱鬧,差點被人打破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