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浣碧29

玉姝見他想隱瞞身份來場cosplay,便不打算拆穿。

 看他真走了。

 就繼續埋頭吃飯。

 修煉以後除了辟穀外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暢吃,很適合豬癮犯了的時候。

 之前看修仙小說都講除了靈谷靈食外的凡間粗食,吃多了只會在體內生成雜質阻礙修煉。

 但玉姝實踐下來,覺得沒什麼大問題。

 可能是她走的野路子。

 不靠尋常修煉晉升。

 吃飽喝足後,她才慢悠悠回長春宮。

 皇帝彷彿是曇花一現,玉姝照常在犯饞的時候去御膳房吃宵夜,卻沒碰見過皇帝。

 再次聽到他的消息時。

 是他與甄嬛大張旗鼓的愛情故事。

 聽夏冬春嘰嘰喳喳說了半天,玉姝知道皇帝跟甄嬛碰面的劇情提前了。

 沒了杏花微雨。

 兩人仍在御花園碰了面。

 甄嬛大病初癒,便起了興致帶著婢女去撿殘荷,因她以己之身嘆花之憐,期期艾艾地拾花葬花魂。

 頗有林黛玉的衝擊感。

 可惜從本質來看。

 林黛玉自幼體弱多病,看鮮花凋零就彷彿看到自己將來,最終落得個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的結局。

 這種自幼伴隨的情緒並非一場病症就能有感而發。

 更何況甄嬛純純無病呻吟。

 因而黛玉對花是不止因己生憐,有對美好時光與愛情無果的憂慮,有對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的憤懣,亦有寄人籬下雙親皆故的苦思。

 她絕不會將葬花當作一場做戲。

 她僅僅遵循本心。

 而非博人眼球。

 至於甄嬛,她看了眼對她投誠的槿汐,眼中閃過勢在必得。

 槿汐只說是老鄉傳來的消息。

 皇上今日會去御花園。

 可時間緊迫,她來不及準備其他,便只好學古人葬花,既有詩意又不會失了規矩。

 她直覺皇上是喜歡有才情的女子。

 這才生出這麼個主意。

 前腳崔槿汐得到消息告知甄嬛,後腳甄嬛立刻領著流珠去了御花園守株待兔。

 萬幸流珠手巧,平日裡繡了許多荷包,閒置在屋內。

 否則她便要成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主僕兩人一前一後,尋了個既隱蔽又能叫人經過的地方。

 碰巧這片地繁花落幕,前邊一片池塘殘荷寥寥。

 甄嬛入戲很快,不多時眼底蘊滿淚水,她在閨中時便常常讀到這般意境的典籍古詞。

 不想有朝一日自己會親自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