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沛人生 作品

第28章 閉關鎖國,最終使得大明走向沒落(第2頁)

 海禁是朱元璋實施的最嚴厲的政策之一。 

 在朱元璋看來,海外貿易對於大明經濟並沒有多大益處。 

 作為從農民走出來的皇帝,朱元璋對農耕的重視遠遠大於商業,何況是海外貿易。 

 這種心態推動了他採取‘海禁’。 

 同時,為防止倭寇侵擾和張士誠、方國珍餘部的滋擾,保護沿海的安全,朱元璋於洪武四年頒佈‘禁瀕海民不得私自出海’。 

 又於洪武八年頒佈‘禁瀕海民和通海外諸國’。 

 不僅如此,洪武三年和七年,兩次裁撤負責海上貿易的機構:市舶司。 

 大學堂的大儒們一向認為發展農業,才是王朝的正統。 

 他們給朱樉等皇子講解時,也遵循著皇上的思路分析海禁。 

 就是防止倭寇滋擾,保護沿海安全。 

 在朱樉的理解中,‘海禁’不過是大明朝的一個戰略舉措而已。 

 與‘重農抑商’沒有絲毫聯繫。 

 “你錯了,‘海禁’不僅與‘重農抑商’有關係,而且關係密切。” 

 林澈將碗中酒喝乾,開口說道: 

 “海禁政策,說白了就是變相的重農抑商,並且更加嚴苛。” 

 “這種‘一刀切’的海禁政策,讓絕大多數依靠海外貿易的海民失去了生路。” 

 “並導致這些海民紛紛加入倭寇、海盜的行列,與政府對抗,有的逃亡海外,有的乾脆搞起了走私。” 

 “實行海禁,其實就是實行‘閉關鎖國’,最終會使大明朝被邊緣化,走向沒落。” 

 一牆之隔的密室。 

 壓抑的氣氛讓人毛骨悚然。 

 朱元璋陰沉著臉,額角青筋狂跳,手握著拳頭,隨時要砸在牆上。 

 朱標手裡握著毛筆,坐在那裡大氣都不敢喘一聲,額頭豆大的汗珠,噼裡啪啦往下掉。 

 前天,講解土地兼併時,林澈一句‘大明危矣’! 

 現在,洪武朝‘海禁’政策,又是大明朝走向沒落。 

 這小子怎麼就沒有一句安慰人的話呢。 

 想父皇在刀山血海中創立起來的大明王朝,風華正茂,怎麼在這小子嘴裡像是一座四處破損的房子,隨時就要坍塌。 

 這話別說父皇聽著怒火中燒,就連自己也覺得這小子是在危言聳聽。 

 朱元璋呼哧呼哧喘著粗氣。 

 半天才對朱標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