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2章(第2頁)

 奏疏是暹羅等國的貢品清單,

 紙張上的內容是臣等根據國子監學子們自述,記載的福建等地菸草的情況,請陛下過目!”

 “你大致講講過程吧!”

 “臣遵旨!”

 袁可立回應了一聲:“建元二年,張騫出使西域,鴉片傳入,

 唐乾封二年絲綢之路的物品中就有此物,名為阿芙蓉,剛開始只是作為觀賞的花卉和藥用的植物。

 宋開寶六年刊印的《開寶本草》中,鴉片定名為罌粟粟,這後一個粟當蒴果解。

 《大明會典》記載暹羅等地進貢的貢品,時間約為萬曆十一年,皇帝兩百斤,皇后一百斤,但無法滿足,又差太監在民間尋找,價格等同於同等重量的黃金……”

 “至於菸草,姚旅所著的《露書》中有詳細描述。呂宋國出一草,曰淡巴菰,一名曰醺。以火燒一頭,以一頭向口,煙氣從管中入喉……

 有人攜漳州種之,今反多於呂宋,載入其國售之。”

 “姚可成在《食物本草》中認為菸草能夠當飯吃,稱描述為:

 凡食煙,飢能使飽,飽能使飢,醒能使醉,醉能使醒,一切抑鬱愁悶,俱可藉以消遣,故亦名忘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