鈺王 作品

第106章 要不要奉迎天子

興平二年(即公元165年),李傕、郭汜雙方火拼,漢獻帝劉協趁機東歸。

 七月,劉協出長安東歸,在張濟等一眾大臣的護送下,車駕來到弘農,張濟與楊奉、董承不合,張濟聯合李傕共同劫駕。

 雙方爆發大戰,楊奉一方大敗,損失慘重,百官、士卒死者不可勝數,女眷輜重,皇室各種器物典籍全部丟失。

 車駕到了曹陽,楊奉、董承假裝求和,暗地裡派人到河東招安白波帥胡才、李樂、韓暹等人前來救駕,才確保漢獻帝順利東歸!

 於次年,改元建安(公元196年),史稱建安元年。

 太尉楊彪、將軍董承建議漢獻帝請曹操來勤王護駕!

 漢獻帝立刻下詔,派人去請曹操出兵勤王護駕。

 曹操看著手中的詔書,眉頭微皺,遠在長安的天子,居然東歸,還要他去勤王護駕!

 曹操心裡糾結,到底要不要去勤王護駕?

 思來想去,也沒下定決心,舉棋不定的他便召集麾下文武商議這個問題。

 曹操將皇帝劉協派使者來,讓他出兵勤王護駕的事情說了出來。

 荀彧這個一心匡扶漢室的漢臣,第一個站出來。

 當初,他就是看出曹操能成事,依靠曹操的勢力,有望匡扶漢室。

 當初的曹操,也確實有匡扶漢室的想法,二人一拍即合,就這樣為了共同目標一起奮鬥。

 現在皇帝劉協有難,作為匡扶漢室的漢臣,怎麼能夠錯過這次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荀彧激動的身體微微顫抖,行禮說道:

 “昔晉文公迎周襄王而回,讓天下諸侯服從,漢高祖東征項羽為義帝發喪,而天下歸心,明公當遵從詔書,起兵勤王!”

 自劉秀中興漢室後,劉漢天命的觀點,被世人所接受,從此深入人心。

 曹操一族世代為漢臣,起初也沒有想過代漢自立,而是一心匡扶漢室,可隨著時間推移,勢力越來越大,原來的初心也變了!

 可即便這樣,曹操依舊不敢篡漢自立,生怕步了王莽的後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