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華夏聯邦(第2頁)

 “沒事的,不用擔憂。你們不是知道世家聯盟的事了嗎,可以效仿世家聯盟,也建立一個聯盟,負責各種利益的協調,把各種爭端化解在協調中,而不是訴諸武力。”荀彧說道。

 荀彧是一個政治家,傾向於在一個合作框架內,用政治手段解決問題。

 呂布雖然不看好這個聯盟,因為呂布知道,武力才是解決爭端最有效的方式,當爭端無法用政治手段解決的時候,最終都會訴諸武力。

 但是呂布也贊成建立這麼一個聯盟,這個聯盟還是有必要存在的,可以讓大家有個聯絡交流的平臺。

 “文若說得很好,我們需要建立這麼一個聯盟,把大家都吸納進來,互相幫忙,互通有無。”呂布說道。

 “哎,這個好,我們就叫安國聯盟吧,大家都是安國出來的嘛。”李肅高興地說道。

 “不好,安國的基業還是在遼寧安三州,南洋諸島的聯盟還是和安國做一些切割才好,要保持足夠的獨立性。”呂布反駁道。

 “那依主公之見,咱們這個聯盟該叫什麼名字?”李肅問道。

 “那必須取一個響亮的名字,讓我們的對手一聽就害怕得渾身打顫的名字,嗯,我還沒想好,你們也一起想一想吧。”呂布笑著說道。

 “主公,你想一個唄,這個名字,得是主公想出來的,才有意義。”許褚在邊上說道。

 呂布想了想,說道:“有了,我們都是華夏人,不如叫華夏聯邦吧,怎麼樣?”

 “不是聯盟嗎,怎麼又叫聯邦了?”李肅不解地問道。

 “你傻啊,他們世家,是一個一個家族組成的,所以叫聯盟。我們可不是一個一個家族,我們是一個一個諸侯王,我們的勢力是一個一個邦國,當然得叫聯邦了。”呂布已經準備好了批量產出諸侯王了。

 在呂布的規劃裡,如荀彧、郭嘉、趙雲、許褚這些人,以後都是要佔據一片封地,成為諸侯王的人。

 如李肅、武安國這樣的,如果能突破到先天,也是可以佔據一片封地稱王的。

 如張遼、徐榮這樣的,即使不能突破先天,只要能立下足夠的功勳,也是可以佔據一片封地稱王的。

 這麼一算,呂布覺得,自己的麾下至少能出十幾個諸侯王。

 南洋諸島又不是屬於大漢的,不需要遵守諸侯盟約,不用打下一州之地才能封王,麾下這些人只要能佔據一郡之地,呂布就允許他們稱諸侯王。

 呂布從一開始,就沒打算把南洋諸島算到大漢的領土範圍裡。按照呂布的構想,南洋諸島是獨立於大漢之外的,自成一個國度,和大漢是兄弟關係,而不是從屬關係。

 東漢到現在也差不多兩百年了,按照王朝的週期律,這時候東漢已經走到王朝的末期了,按照原來的那個歷史,差不多也該倒下了。

 這幾年,天下倒是又太平安定了起來,以至於有不少人開始鼓吹太平盛世的論調了,認為太平盛世已經到來了。

 這些人也不想想,黃巾之亂這才過去幾年啊,導致黃巾之亂的那些社會矛盾都消除了嗎?沒有啊,那些社會矛盾只是緩和了一些,但還是一直存在的,只要一個導火索,那些社會矛盾還是會爆炸起來的。

 當時為什麼有那麼多的百姓參加黃巾之亂啊,因為日子過不下去了啊。百姓的日子為什麼會過不下去啊,因為那些諸侯世家剝削壓迫得太狠了啊。

 現在呢,那些諸侯世家依然是統治階級,依然在剝削壓迫著百姓們,只是現在剝削壓迫得不那麼狠了,百姓們活得下去了,所以社會矛盾緩和了一些,但是並沒有消除。

 呂布相信,在呂布的這一代人裡,這些社會矛盾不會激化,不會爆發,但是下一代,下下一代會怎麼樣,呂布就不敢保證了。

 諸侯世家的天性,就是利用所有的資源壯大自己,當資源不夠用的時候,諸侯世家自然的就會選擇向百姓索取資源,逼得百姓活不下去,然後雙方矛盾爆發,拼個魚死網破。

 到了那時,大漢會變成怎麼樣,呂布不用想都知道,不外乎大漢朝轟然倒下,一個新的王朝建立起來,在這王朝的興衰之間,社會動盪不安,百姓流離失所,北方胡人趁機入侵,華夏民族元氣大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