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門口有個男人(第2頁)

 反正現在咱們女人也算頂半邊天了,不靠他們,咱們也能吃得起飯養起孩子。”

 另一個附和道。

 春嬌聽了也只是笑,她不擅於說些家長裡短的,說話也做不到很風趣,但是很喜歡她們說,有種人間煙火的踏實感。

 她知道雖然她們現在種地解決了吃喝問題,其實說到底還是得益於這隊伍上的特殊身份。

 除了家裡的男人有工資,可以購買一些商品糧和生活用品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她們雖然種地,但不用交公糧。

 是的,這年代農人糧食緊缺不夠吃,除了打的糧食少外,最重要原因那就是打的糧食大半都要交公糧,剩下的自然是不夠吃的。

 她們這些軍嫂如今就好像是編外四不管人士,雖然隊伍上現在不提供吃飯補助,但也不用交額外的公糧或者稅,收的莊稼都歸自己,自然也就豐足了不少。

 她們種的糧食菜蔬雖然產量不能跟前世比,但家裡吃喝的人少,特別是紅薯,種上兩三畝,吃幾個月怎麼也不可能吃完。

 除了放入地窖裡面一些,剩下的只能曬紅薯幹、做紅薯面,然後就是做粉條便於保存。

 做粉條的手藝是春嬌分享的,她前世生活的地方,小時候家裡附近做紅薯粉條,也做土豆粉加工,她見過那些父輩們傳統的做法,就跟一眾軍嫂說了下,大家都說可以試試,如果成了,以後也可以學著做土豆粉。

 一眾女人折折騰騰兩天多,還真的做成了。

 做成的粉條要上凍晾曬,如今的天冷,倒是很示意。

 大家說自家男人的時候,張桂英只是簡單沉默,倒是沒有顯出太多不高興。

 她們家人少,只有王海洋跟她兩人吃,她就下的少,一直幫春嬌晾曬她們家的粉條。

 王振彪是回來了,不過還是沒有回家,一直在宿舍那邊住,自從上次他跟張桂英發生衝突後,夫妻兩人似乎公開處於分居狀態了。

 張桂英應該也是想開了,只帶著兒子努力種地,閒的時候還做手工,日子倒過得自在。

 晾曬完粉條,春嬌弄了一些碎粉條回家準備做飯,這馬上進入冬天了,家裡又做了一床炕,就是她跟江德富睡的屋子。

 先前說要做炕,江德富就找了部隊東北那邊過來當兵的兵士,倒是有好幾個會做炕的,只是先前部隊出事忙,這幾日,那幾人抽空過來幫忙做炕,兩天功夫就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