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收攏災民(第2頁)

 ……

 救災如救火。

 伍仁和嵇大少在接到遼東那頭的來信後,集結了物資,火速趕往雁門。

 在路上,他們就遇到了少數外逃的災民。

 對於這些人,他們都給予了一定的幫助。

 他們就是來賑災的,救哪個災民都是救。

 他們甚至一一詢問過這些外逃的災民的意思。願意去平州落腳的,伍仁便將他們收攏在一起。

 他師父在信上說,六爺會帶兵前來接人的,順便練兵了。他們這邊只管收攏人員就可以了。

 不願意去的,有自己的想法去處的。伍仁便做主,給了他們一些必要的幫助,就讓他們離開了。

 絲毫不勉強。強扭的瓜不甜,他們平州講的就是一個心甘情願。

 這些遇上遼東商會賑災隊的災民,還願意離開的畢竟是少數。

 這批第一時間選擇離開雁門外出謀生路的災民,大多都是聰明的,有膽識的。人家遼東商會能來賑災,明顯就不缺吃喝,這不就是他們要找的活路嗎?活路都找到了,還離開做什麼?

 於是他們這個賑災隊還沒到雁門,就收攏了不少人。

 他們一行人剛到雁門,官府那邊就想接手他們賑災物資,說是方便調配什麼的。

 伍仁和嵇大少怎麼可能答應,就算恭親王和他們呂大人有交情也不行。

 最後他們選了官府最不願意管的北城,到那邊支攤子施粥去了。

 雁門雪災的災民看起來比之前南地水災以及南陽地動的災民慘多了。

 期間,他們還安排了人一一上門探訪困難戶,送點糧食送點木炭。

 伍仁嵇大少一行人賑災期間,和官府打招呼後,挑了一處三進的空宅子做為落腳點。

 阿嚏——阿嚏——

 連打了兩個噴嚏,陶遜連忙裹緊身上的大氅,“我真是瘋了,大過年的不在家,陪你們倆到雁門來!”真的是寒風瀟瀟啊。

 伍仁和嵇大少忙著統計剩下的賑災物資。

 伍仁一邊忙,一邊回話,“別這麼說嘛,年年待家裡過年有什麼意思?”

 嵇大少接過話頭,“就是,等你老了天和元年怎麼過的不一定記得,但是天和二年在雁門和我們過的,一定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