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陽寰 作品

第二0六二章 盧隆利成

希來˙夢達有種心癢又驚的感覺,道:“魔人的普通人,都是四階左右的存在,那獅虎人的普通人是不是在三階左右?”

 麻琴撇嘴道:“還用想嗎?敢和神界對抗的星球,能沒幾下子?”

 希來˙雅瑤道:“魔界敢和神界對抗,肯定是人家吹出來的?放眼宇宙,那個星球的文明能夠和神界對抗?如果只有一二個神來,他們不懼,我認為倒是真?

 我們之前見過的魔女,最少也是助理器魂宗的修為。還有黛利亞,敢公開宣稱對抗神,可能還真不是吹的?她至少器魂聖之類的人物,還真的有能力對抗普通的小神?”

 李凡陽道:“所以,真要碰上魔人打主意的話,我們不要有憐憫之心?放手施為,給他們以心裡震懾。既然是魔界,他們多是缺乏理性之人,講究的是弱肉強食。”

 希來˙夢達道:“我們來了,肯定要換資源,那些帶魔字的寶石,如果有好東西的話,我們是不是在此星全部出手,兌些高檔點的丹藥放在身上?”

 餘慧道:“如此的話,我們只能兌給魔人。所以,在和他們沒有搞僵關係前,我們要對這裡的修煉資源等,要做一個好好的瞭解?反正,我們有半年時間在這裡?”

 麻琴擔憂道:“這樣的話,那顆療傷丹,要不要先吃了它,讓它給身體打個底?”

 她說的,當然是指古老給的五品療傷丹了。吃了它之後,一般來說,有死而復生之效。要是不小心被人拍碎,只要精神沒散,還有血肉存在,有時間就有生還的可能,只是要時間來恢復。

 李凡陽道:“到時看情況再說?如果我們事先感覺到了特別危險,就應該做這些。畢竟保命才是第一位的?命都沒了,還談什麼旅行,還談什麼維護公平正義?當然,如果真是為了維護公平正義而死,也無可非議。人活在世上,不就這樣嗎?”

 隨後,幾人又向東進,五十公里過去,到了盧隆利湖的外圍。幾人也累了,很快進入了夢鄉。

 一覺醒來,也到了黎明,但天氣看上去遠不如地球明朗,到處濃霧繞繞,像籠罩在一片煙霧中,更沒他們之前到過的星球那樣,給人一種清閒舒爽的感覺。

 麻琴道:“魔界就魔界,一點也不爽?氧氣淡不說,天也這個鬼樣子?讓人胸悶,快要日出了,倒要看看日出是什麼樣子?哎喲!這樣子,我們怎麼看日出?”

 餘慧道:“它的空氣中,水蒸氣就有百分之十,想看日出,可能要上天?加上太陽離得有些遠,天有些陰晦也正常?我們走了上百公里,也不見有房子,難道他們住地下?”

 希來˙雅瑤道:“也正常?外面的空氣不是很潮溼嗎?地面潮溼,天又不悶熱,水蒸氣上不了天?”

 幾人心有默契,一個彈射上了空中。天空中的視野開闊多了,但即使到了上百米高的空中,也是薄霧在天地間飄蕩,他們彷彿置身在蒸籠中。

 說話間,遙遠朦朧的東邊,已經有了變化,一縷黃色的光,從山邊露了出來,但天空還顯得有些昏暗,那縷淡黃色的光,從淺黑色的雲中鑽了出來,並不刺眼,像是人類點在天邊的一縷照明火光。

 山間各處,濃霧繞繞,只有眼前山峰,若隱若現地浮在雲上,千米之外,就只有一片雲海了,太陽照在上面,只染上了一層淡淡的淺黃,不見有金色海洋出現。

 太陽出來之後,上升得很快,照在人身上,給人一種暖暖的感覺,濃霧也是以肉眼可見速度在消散,但霧沒有退去的跡象,只是薄了些。

 不過,山林中頗為熱鬧,百鳥叼啾,走獸嘶鳴,但難得見有大型的飛鳥與走獸。

 麻琴不樂地撇了下嘴,道:“哎喲!天底下還有這樣的日出?真是晦氣?”

 項開明道:“半年,也就是這裡的二百天,一百一十八億平方公里的大星球,是我們見過的最大陸地星球之一了?即使一切順利,我們按往常只走赤道和南北繞一圈,二百天也不夠我們玩的?”

 隨即,幾人悠悠向東飛去。

 希來˙夢達道:“所謂獅虎人,它的本體是不是獅虎獸?牛人的本體是不是大牛?另外,他們中成了精的,和夭星一樣,算不算是魔人中裡的一員?”

 餘慧道:“我們到了前面的盧隆湖城,就應該知道答案了?”

 再往前走,不過百把裡,就到了盧隆利湖。

 從空中看,它四周是青山相圍,西高北低,一條約四百米寬的大河,從西北方向注入湖中,又人正北偏東的方向流出,然後曲折轉向了東邊。

 大湖的形狀像只烏龜,為南北向,長不到三十公里,寬處約十公里,圍在四周的都是以半圓形為主的小形山脊,由山、湖和出口,組成了一把圓形的椅子。

 它的周圍,以丘陵地帶為主,在河流的上游,有丘陵夾雜的小平原。在湖的出口,河的兩岸,同樣是一到二公里寬的小平原地帶向前延伸。

 在湖的南岸,無論是山峰,還是山腳,到處青翠一片,有少量的人在林子中出入。林中有條馬路,沿著山腳,在林中繞了一圈,去了湖北面的出口。

 無論湖的進口,還是出口,到處都是人流湧動,熱鬧非凡。

 餘慧輕輕喲了一聲,嘆道:“他們果真都在山裡住,而且人口主要集中在湖的出口處,及東邊的小山上。這座城規模不算小,大概有三十萬人。”

 無論是湖的進口,還是出口,都有一道寬約二十五米的石拱橋,架到對岸。在公路的山側,到處有小徑通往山中。

 目光透過不大密實的林子,可見林中洞口處處,只有幾十米到約三百米高的山體,幾乎被利用起來做了窯洞。之後,窯洞向兩邊的小山巒中延伸,但不遠,都在一公里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