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陽寰 作品

第七七四章 平遙文廟


   隨後,幾人看了“高真廟”後,又繼續往南走,不久之後來到了“文廟”。

   這是個佔地面積約八千六百五十平米,建築面積達三萬五千八百餘米的大廟。

   它勘稱是平遙古城的“靈魂”。目前有四進院落,中軸線上排列有:“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明倫堂、敬一亭、藏經閣”等建築。但它的初始建築年代,卻是不詳。

   最先映入他們眼裡的,是在“文廟”外城牆上東南角的“魁星樓”。

   它小巧玲瓏,高二十四米,分上下雙層。底層磚砌,正中闢有拱圈式通道,旁設磚臺階,盤曲而上,頂層建八角攢尖亭,造型精巧別緻。

   層頂是綠色琉璃瓦,色澤亮麗,光彩奪目,被視為城牆上的一道風景線。

   李凡陽一笑,道:“據說當年凡中狀元者,要從東門城樓登上雲路,然後再登‘魁星樓、文昌閣’,經過‘雲路坊’,再跨進‘欞星門’,經過‘拌橋’,到大成殿祭拜孔子。”

   陳婉麗呵呵笑,道:“要不,你上去表演一番?你是隊長,雖然只是個芝麻官,但是好歹是那位大神封的,自然不是凡間狀元可比的,是不?”

   李凡陽哼了一聲,道:“人家樂神星也是分等級的,別說我這個小隊長了?人家伊姆˙荷太普應算是中層幹部了,結果犯事被貶地球上來了?”

   陳婉麗道:“那不同,他是犯罪了,是來地球接受勞動改造的。”

   幾人在路邊看了一眼,說著閒話,來到了“文廟”大門口,迎面映入他們眼裡是“欞星門”。大概是新油過漆不久,所以,它紅彤彤的,顯得簇新亮眼。

   “欞星門”是四根木柱正中撐起、八根斜木對撐的人字形結構,是中間凸出的四角雙層飛簷門項,雕樑畫棟,美侖美奐。正門的兩側,左側掛著:“中國科舉博物館”的豎牌;右側掛著:“平遙文廟儒學博物館”的豎牌。

   這倒是出了幾人的意料之外,頓時欣喜異常。

   李凡陽手一拍,道:“‘科舉’這個詞,倒是聽了千百萬遍,卻沒有看過真實的場景。”

   陳婉麗一笑,道:“我不管了,先看這個內容。‘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你們看多威風?孟郊四十六歲進士及第,立即來了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