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陽寰 作品

第六五一章 滕王閣


   幾人想著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滕王閣”,頓時心中盪漾,手腳癢了起來。於是,幾人又前進了一段,去看所謂的松林,然後一展而去。

   十幾分鍾後,他們出現在南昌贛江邊的“滕王閣”景區。

   進入景區,首先進入眼裡的是一座氣派的現代牌坊。牌坊由雙柱撐起、雙重三隔四角翹角簷頂。進口的門頂是鏤花窗式拱頂,有以黃、綠二色為主的精美浮雕。

   從牌坊進去之後,是一相對寬闊的廣場。廣場上,一對威風凜凜的銅獅坐落在廣場的上沿,即臺階前內側。凡進入廣場的遊客,都在它們的注視之下。

   在廣場的兩側,有供遊人休息的綠色琉璃瓦、紅色柱子和白牆的亭臺與長廊,與前面的主樓相襯,顯得美侖美奐。

   在獅子的外側,各有一個寬闊的大理石梯供行人而上,從兩邊彙集到中間的位置。然後,再上更高的臺階。在高臺的南北兩翼,碧瓦長廊朝東的牆面上,鑲嵌著五塊石碑。

   正中的長卷式石碑,由八塊漢白玉橫拼而成,外圍以瑪瑙紅大理石鑲邊。此碑碑文為今人雕刻的隸書,韓愈撰寫的《新修滕王閣記》。

   之後,兩則的石梯合為一個更闊大的、直達滕王閣的高臺上。上去之後是大理石圍欄的平臺,正門前有一四柱相撐的飛簷迴廊,正中掛著一塊“瑰偉絕特”的草書標牌。

   整座樓是丹柱碧瓦,飛簷翹角,看上去典雅古樸。在頂層的正中,嵌著一塊黑底白字的“滕王閣”標牌。在門前,有一個青銅鑄造的三足“八怪”寶鼎,高達二米五。

   李凡陽感嘆:“這座寶塔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了。”

   陳婉麗搖頭苦笑,道:“但它早不是原來的滕王閣了?現在的滕王閣,只比我們大了十幾歲。在一千三百多年中,它經過了二十九次毀建,平均每次修復後存在的時間不到五十年,算是多災多難。”

   希來˙瑤雅訕訕道:“但願這次,它能保五百年以上,修得這麼繁華,再毀了就是造大孽了。地球文明不進化了嗎?”

   從外面看,明數是四層,但帶回廊的卻只有三層。但資料上介紹說,‘滕王閣’主體建築淨高五十七點五米,建築面積一萬三千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