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陽寰 作品

第六三0章 蘇州名園


   項開明道:“我國人造景觀,最出名的是園林,而園林又數江南的最美。有句俗語叫‘江南園林甲全國,蘇州園林甲江南。’因此,我們的下一站,就是看園林了。”

   陳婉麗道:“但蘇州的園林,又以‘拙政園’為首,它是我國除了皇家園林外,最大最好的園林了。它與bj的‘頤和園’、承德的‘避暑山莊’、‘蘇州留園’一起被譽為中國古代的四大名園。”

   幾人打車,很快到了拙政園。下了車,幾人還是忍不住把眼睛瞪得溜圓,在門口的遊人,只能用多如螞蟻來形容了。

   拙政園的進口,是大理石方框門,正門略大些,兩邊是各一個略小的側門。牆是青磚砌的方形牆,牆頂是黛色翹角青瓦簷。

   正門的正中門頂,懸著“拙政園”三個燙金大字。

   門口進出的遊客不少,導遊和本地商販也不少,都在賣力地延攬顧客。

   五人對此沒有太大的興趣,進門順手拿了一份介紹資料,邊走邊聊,眼睛不時往資料上瞟一眼。

   陳婉麗道:“這座園林,最初是建於明正德的十六世紀初,由官場失意還鄉的御史王獻臣所造。他以大弘寺址拓建為園,取晉代潘岳《閒居賦》中‘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

   此亦拙者之為政也’之意,取名‘拙政園’。王獻臣死後,其子一夜賭博將林園輸給閶門外下塘的徐少泉。此後,徐氏在拙政園居住達百餘年,後徐氏子孫亦衰落,園漸荒廢。

   後來,又經歷了不少人的手。之後,起義軍、官府、官人等幾經接手,到光緒三年的時候,富商張履謙接手此園,改名為‘補園’。解放後,張氏後人將它獻給了政府。”

   餘慧道:“難怪?在我國,一般風水好的地方是佛佔先,它由大弘寺改建而來,肯定少花了許多功夫?”

   李凡陽道:“蘇州園林圖景摹仿自然,講求詩情畫意。同時注重淡雅幽靜,突出民族風格,集自然、人文於一體,景中有詩,詩中有畫。但也只有帝皇和鉅商富賈,才享受得起,普通人進來看一眼,也是一種奢望。”

   幾人在蘭雪堂看了拙政園全圖後出門,迎面一座假山擋了他們不少視線。然後,他們沿著石子路蜿蜒向前,路邊各色太湖石形狀各異,碧草青青,綠蔭爽意,小橋流水。放眼望去,一片荷塘,一座水榭,綠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