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陽寰 作品

第六一五章 泉城賞景


   李凡陽道:“既然你弟是去做學徒,自然不會有生命危險。這點,你應該放心。他之所去了這麼久,有可能是要學習的東西多,時間自然要長些。”

   幾人一飆而出,看著身下的高樓大夏,已經是見多不怪了。然後,幾人在泉城廣場側落了下來。這裡是濟南的“天安門廣場”,面積達二十二萬平方米。

   它南臨屏千佛山,北依大明湖,西靠趵突泉,東眺解放閣。也就是說,到了這裡,等於是到了景區的大門口了。

   希來˙瑤雅道:“哎喲!一個省會城市,也有一個這麼大的廣場,夠氣派。”

   陳婉麗道:“這些年,我國建的高樓大夏和廣場跟比賽似的,一個高過一個、一個比一個氣派,別人只有眼熱的份。但我不知道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幾人感嘆著往廣場西側的趵突泉而去。

   一條石板路通向景區。進入景區大門前面,有一座護城河的小橋,小橋直達門口。

   門樓是由八根木柱撐起來的廊亭式翹角建築,分為二層,“趵突泉”三個燙金的紅底大字格外醒目地掛在正中。目光透門而進,看到的是蒼翠的樹林,還有假山石。

   幾人邁步進大門後,便見一個小湖。小湖周圍是供遊人觀景的樓亭或是長廊,靠湖一側有雕刻精美的大理石圍欄。但長廊周圍都站滿了各色觀泉的遊人。

   這個小湖看似不大,面積卻有一百五十八畝。但它在城中,在無風的情況下,看上清澈透亮,卻是波翻浪湧。只見三股不小的水,從湖底湧出,把蓋在它上面的水,頂起數十公分高。你還能清晰地聽到它咕隆咕隆的翻湧聲。

   一會後,翻湧的泉水立馬平靜下來,但這種平靜的時間很短,只持續了幾秒鐘。忽然之間,它的運動形式反了過個,反而形成了向下旋轉的旋渦。

   陳婉麗頗為詫異,道:“啊?還有這樣運動的,可以出也可以進的?”

   李凡陽一笑,道:“你別詫異了,等下還有更精彩的。”

   項開明道:“你們別看它一進一出的,它從地下石灰岩溶洞中湧出,日最大涌量可達到十六萬多立方米,是理想的天然飲用水。”

   說話間,泉水運動的形式又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