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奴 作品

第162章 蕭相國與漢室崛起:功高蓋世,恩深似海(第2頁)

 秦朝末年的混亂中,蕭何憑藉自己的才能與忠誠,逐漸得到了高祖的信任。他擔任丞督事務,為高祖出謀劃策,推薦人才。其中最為人所知的,莫過於他推薦了韓信,使這位軍事天才得以大展宏圖。而他之所以能夠得到秦朝的律令圖書,也是因為他獨到的眼光和行動。這些圖書為高祖提供了寶貴的情報,使他對天下形勢有了更為深入的瞭解。

 蕭何不僅是高祖的得力助手,更是關中地區的守護者。在漢王東征時,他留守巴蜀,負責安撫和供給軍糧。在關中地區,他制定法令、建立宮室、治理櫟陽,保證了關中的穩定與繁榮。在高祖多次失去軍隊、逃走的過程中,蕭何總能及時補充關中的兵員,為漢室的穩定立下了汗馬功勞。

 在漢五年評定功績進行封賞時,雖然群臣爭功激烈,但高祖卻認為蕭何的功勞最大。他解釋說,打獵時追逐殺戮野獸的是狗,而發現蹤跡指示獵物所在的是人。群臣的功勞如同獵狗,而蕭何的功勞如同獵人。而且蕭何全家數十人都跟隨高祖,這樣的功勞是不能忘記的。這一比喻既顯示了高祖對蕭何的深深感激與信任,也揭示了蕭何在漢室崛起中的核心地位。

 蕭相國的生平事蹟,不僅是對忠誠與智慧的讚美,更是對歷史的深刻反思。他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的才華與忠誠在歷史的進程中有著巨大的力量。同時,也提醒我們珍視身邊的友情與信任,因為它們可能是我們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378、從蕭何與曹參的位次之爭,看千秋功業與一時戰功的權衡

 列侯們已經接受了封賞,並且提出了他們的位次,都說:“平陽侯曹參身負七十處創傷,攻城掠地,功勞最多,應該排在第一位。”皇上已經對功臣們進行了表彰,給蕭何封賞很多,但是在位次上還沒有機會再對他們進行嘉獎,然而心裡還是希望蕭何能夠排在第一位。關內侯鄂君進言說:“群臣的議論都是錯誤的。曹參雖然在野戰中有戰略地位之功,但這只是一時的事情。皇上與楚軍對峙了五年,經常失去軍隊,逃亡的次數不計其數。然而蕭何卻經常從關中派遣軍隊補充前線,不是皇上下的命令,而是多次在皇上最需要的時候提供了數萬人的援助。漢軍在滎陽與楚軍對峙了數年,軍隊沒有糧食,是蕭何從關中轉運糧食,供應不斷。陛下雖然在山東多次戰敗,但蕭何卻始終保全關中等待陛下,這是千秋萬代的功績。現在即使曹參等百人死去,對漢朝又有什麼損失呢?漢朝得到他們,不必等到他們全部回來。為什麼要因為一時的功績而貶低千秋萬代的功績呢!蕭何應該排在第一位,曹參排在第二位。”高祖說:“好。”於是命令蕭何,賜予他帶劍穿鞋上殿的特權,入朝時不必趨行。

 皇上說:“我聽說進賢受上賞。蕭何的功勞雖然高,但得到鄂君的幫助才更加明顯。”於是根據鄂君原先所擁有的關內侯食邑,封他為安平侯。當天,蕭何父子兄弟十幾人都被封賞,都有食邑。並且增加了蕭何兩千戶的封地,因為皇上曾經從咸陽出發時,蕭何送了比其他人都多的錢。

 漢十一年,陳豨反叛,高祖親自率軍前往邯鄲。尚未平定,淮陰侯韓信在關中謀反,呂后採用了蕭何的計策,誅殺了淮陰侯,這些事情都記載在淮陰侯的事蹟中。皇上得知淮陰侯被殺後,派遣使者任命丞相蕭何為相國,增加了五千戶的封地,並且命令五百士兵組成相國的衛隊。各位諸侯都來祝賀,只有召平來哀悼。召平是秦朝的東陵侯,秦朝滅亡後,他成為平民,貧窮,在長安城東種植瓜果,因為瓜果甜美,所以被稱為“東陵瓜”,這個名字就是從召平而來的。召平對相國說:“災禍從這裡開始。皇上在外暴露,而您在朝中守護,不是被箭石所傷,而是因為現在淮陰侯剛剛在朝中反叛,懷疑您的心意。設置衛隊保護您,並不是因為寵信您。我建議您辭去封賞,不要接受,用您所有的家產來支持軍隊,這樣皇上的心才會高興。”相國聽從了他的建議,高帝非常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