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奴 作品

第132章 趙國興衰:權力與野心的對決(第2頁)

 閱讀這段歷史,我們深感震撼。它展現了一個國家的興衰、權力的爭奪和野心的對決。在這段歷史中,主父試圖在新的領土上部署兵力,卻引發了內部的紛爭和叛亂。公子章的傲慢與野心,以及他與田不禮的勾結,揭示了一個權力鬥爭的黑暗面。

 李兌對肥義的話,深深地觸動了我們。他提醒肥義,公子章的傲慢和野心可能會導致災禍降臨國家。他建議肥義假裝生病不出門,將政權傳給公子成,以避免成為災禍的導火索。然而,肥義堅守諾言,拒絕違背主父的命令。這種忠誠和堅守原則的精神,令人敬佩。

 在這段歷史中,我們還看到了權力的腐敗和野心的毀滅。公子章的叛亂,以及他與田不禮的勾結,最終導致了他的失敗和死亡。而公子成和李兌則通過調動兵力,穩定了王室,併成為了相國和司寇。這個過程中,權力和野心的鬥爭,讓人瞠目結舌。

 總的來說,這段歷史展現了權力和野心的對決,以及堅守原則與背叛的抉擇。它讓我們深刻地認識到,權力和野心是一把雙刃劍,可以成就一個人,也可以毀滅一個人。而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堅守原則、忠誠於自己的職責,是最重要的。

 318、

 現在國王不要和天下人一起攻擊齊國,天下人一定會認為國王是正義的。齊國抱著國家社稷,對國王尊敬有加,天下人一定會非常尊重國王的正義。國王以天下的善意對待秦國,秦國卻野蠻兇殘,國王再以天下的力量來制止它,這樣一代的名聲和榮耀都掌握在國王手中。於是趙國停止了對秦的謝罪,不再攻擊齊國。

 國王和燕王相遇。廉頗帶領軍隊,攻打齊國的昔陽,併成功奪取。

 十七年,樂毅帶領趙國軍隊攻打魏國的伯陽。秦國因為趙國沒有與自己一起攻擊齊國,而對趙國懷恨在心,發兵攻打趙國,奪取了兩座城池。十八年,秦國又奪取了趙國的石城。國王再次到達衛國的東陽,決堤黃河水,攻打魏國。由於大水災,漳水氾濫。魏國的厓來擔任趙國的相國。十九年,秦國奪取了趙國的兩座城池。趙國與魏國共同攻打秦國。秦國的將領白起在趙國華陽打敗了趙國軍隊,俘虜了一位趙國將軍。二十六年,趙國奪取了東胡和歐代的土地。

 二十七年,趙國將漳水遷移到武平的南邊。封趙豹為平陽君。由於河水氾濫,大水災再次發生。

 二十八年,藺相如帶領軍隊攻打齊國,一直打到平邑。國王下令拆除城北的九座城門,建造一座大城。燕國的將領成安君公孫操殺死了燕王。二十九年,秦國和韓國相互攻擊,圍困了閼與。趙國派趙奢帶領軍隊,擊敗了秦國,大破秦軍在閼與城下,趙奢被封為馬服君。

 三十三年,惠文王去世,太子丹繼位,成為孝成王。

 孝成王元年,秦國攻打趙國,奪取了三座城池。趙王剛剛即位,太后掌權,秦國加緊攻打趙國。趙國向齊國求救,齊國說:“必須以長安君為人質,我們才會出兵。”太后不同意,大臣們堅決勸諫。太后明確告訴左右:“再敢說讓長安君做人質的話,我就吐他一臉唾沫。”左師觸龍請求見太后,太后怒氣衝衝地等待著他。他進入宮殿,慢慢地坐下,向太后道歉說:“老臣我的腳病了,不能快速行走,很久沒有見到您了。我私自寬恕了自己,但擔心太后會因此感到痛苦,所以想見太后。”太后說:“我只是一個依靠輦車的老婦人。”觸龍說:“那您的飲食還好嗎?”太后說:“我只是吃點粥而已。”觸龍說:“老臣我最近不想吃東西,但還是要勉強走動,每天走三四里,稍微增加點食慾,身體才舒服。”太后說:“我做不到。”太后的怒氣稍微緩解了一些。觸龍說:“老臣我的小兒子舒祺最小,不成器,而我年紀已經大了,我私自憐愛他,想讓他補充黑衣衛士的空缺,保衛王宮,我冒死向您報告。”太后說:“好吧。他多大了?”觸龍回答說:“十五歲了。雖然年紀還小,但我希望在我還沒死的時候能託付給他。”太后說:“男人也像女人一樣憐愛小兒子嗎?”觸龍說:“比女人更甚。”太后笑著說:“女人真是特別。”觸龍說:“老臣我認為太后憐愛燕後勝過長安君。”太后說:“你錯了,我對長安君的憐愛勝過燕後。”左師公說:“父母愛子,就會為他們的未來打算。太后送燕後出嫁時,握著她的腳,為她哭泣,擔心她遠嫁,也是為她感到悲哀。燕後離開後,太后並非不想念她,但在祭祀時,太后祝願她‘千萬不要回來’。這豈不是太后為燕後打算長遠,希望她的子孫能相繼成為國王嗎?”太后說:“是的。”左師公說:“從三代以前,到趙國國王的子孫中,有誰能繼承侯位的?”太后說:“沒有。”左師公說:“不僅趙國,其他諸侯國家有誰能繼承侯位嗎?”太后說:“我聽說過。”左師公說:“這是因為他們的地位尊貴但沒有功績,俸祿豐厚卻沒有功勞,而且擁有的貴重器物太多。現在太后尊貴長安君的地位,封給他肥沃的土地,給他很多貴重的器物,卻沒讓他為國家立下功勳。一旦國王駕崩,長安君憑什麼在趙國立足?老臣認為太后為長安君打算得太短淺,所以認為太后對長安君的憐愛不如燕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