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奴 作品

第30章 無畏與悲壯:中國古代英雄項羽的最後一戰(第2頁)

 項王聽說淮陰侯已經舉起河北,擊敗了齊國和趙國,打算進攻楚國,於是派龍且前去攻打。淮陰侯與他交戰,騎將灌嬰擊敗了龍且,韓信便自立為齊國王。項王聽說龍且的軍隊被擊敗,十分害怕,派盱臺人武濊涉前去勸說淮陰侯。淮陰侯沒有聽從。同時,彭越也復叛,佔領了梁地,斷絕了楚國的糧食供應。項王便跟海春侯大司馬曹咎等說:“緊守成皋,不要與漢軍戰鬥,只要不讓他們東進就行了。我會在十五天內消滅彭越,奪回梁地,然後再跟將士們一起出徵。”於是他們向東行軍,攻打陳留和外黃。

 外黃城一直不投降。幾天之後,終於降順了,項王十分憤怒,命令所有年滿十五歲以上的男子前往城東,欲將他們阬殺。外黃城的舍人兒眼下只有十三歲,他去勸說項王說:“彭越強行佔據了外黃,外黃害怕,所以暫時投降,等待大王的到來。大王一到,又要將所有人殺掉,百姓豈會有歸心?自從此處以東,梁地十餘座城都害怕,沒人願意投降了。”項王被他的話所感動,便赦免了本應阬殺的人。東進到睢陽時,所有人都爭相投降項王。

 漢軍一直挑釁楚軍,但楚軍不敢出戰。漢王派人侮辱楚軍,過了五六天,大司馬很生氣,便過汜水渡兵。士兵過了一半,漢軍就襲擊他們,大破楚軍,奪得了楚國的財寶。大司馬咎、長史翳、塞王欣都自刎於汜水之上。大司馬咎原是蘄獄掾,長史翳原是櫟陽獄吏,兩人都曾對項梁有過功勳,因此項王信任他們。此時,項王在睢陽,得知海春侯的軍隊敗北,便率軍返回。漢軍圍困鍾離眛於滎陽東,項王到達後,漢軍害怕楚軍,紛紛逃入難以攻破的地形。

 此時,漢軍兵力強盛,食物豐富,而項王的兵糧已經斷絕。漢王派陸賈勸說項王請太公(指劉邦的祖父)幫忙,項王不予理會。漢王又派侯公去勸說項王,項王才與漢王達成協議,將天下分割,鴻溝以西歸漢,鴻溝以東歸楚。項王答應了,並歸還了漢王的父母妻子。軍隊齊聲歡呼“萬歲”。漢王封侯公為平國君,但平國君並不願意再見面,說:“此乃天下辯士,居住城市就會繁榮,所以稱之為平國君。”約定達成後,項王解散部隊返回東歸。

 漢王本來想要回到西部,但張良、陳平勸他說:“目前漢王已佔據了天下的大半,諸侯都歸附於漢王。楚兵糧已盡,這是天命楚國滅亡的時機,不如趁機一舉取勝。如今釋放楚國不擊,正所謂‘養虎自遺患’。”漢王聽從了他們的建議。漢王五年,追擊項王,一直追到陽夏南面停下軍隊,與淮陰侯韓信、建成侯彭越約定一起擊敗楚軍。到了固陵時,信、越的軍隊沒有趕到。楚軍進攻漢軍,大破漢軍,漢王又逃回壁壘,深深地設下壕溝自衛。他問張子房說:“諸侯不遵守約定,我們該怎麼辦?”張子房回答:“楚兵即將被擊敗,信、越還沒有分到領地,他們不會不來的。君王如果能從東方開始沿海路南下傅海地,並與韓信對半分割,同時也將睢陽以北至谷城地區交給彭越,讓他們各自為戰,楚國很快就會失敗。”漢王說:“好。”於是派使者告知韓信、彭越:“全力攻打楚國。楚國一旦被擊敗,我將給韓信以東部的傅海地,給彭越以睢陽以北至谷城的地方。”使者傳達後,韓信、彭越都回答說:“請立刻出兵。”韓信從齊國過來,劉賈軍隊從壽春一道行動,攻下城父,前往垓下。大司馬周殷背叛楚國,屠殺了居住在舒地的人,舉起九江的兵力,與劉賈、彭越一道會師垓下,去見項王。

 這篇文章描寫了楚漢相爭的激烈場面和兩位主要角色的對決。曾經勢均力敵的楚漢兩方,如今在長時間的相持後,都開始感受到了疲憊和困難。在項王的挑戰下,漢王沒有選擇用力量對抗,而是以智慧來解決問題。這展現了他的睿智和胸襟。而在楚漢軍隊中,樓煩的勇猛和項王的狂怒,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最終,楚軍在大司馬咎等人的背叛下潰敗,漢軍取得了勝利。

 這篇文章展示了歷史中一場重大戰役的細節,以及其中的決策和策略。楚漢相爭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篇章,而這次戰鬥則是其中的關鍵時刻。作者通過對戰鬥過程和人物心理的描寫,讓讀者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當時的戰爭環境和人們的心態。

 這篇文章讓人感受到了歷史的厚重和戰爭的殘酷。在久戰之後,兩方的力量都開始走向極限,而背叛和勢力之爭也成為了決定戰局的關鍵因素。同時,文章也表達了智慧和勇氣在戰爭中的重要性。漢王的智慧和從容使他能夠在危急時刻化解危機,最終取得勝利。

 總的來說,這篇文章引人入勝,讓人對楚漢相爭這段歷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它揭示了戰爭的殘酷和人性的複雜性,讓人深思戰爭對人們的影響和選擇的重要性。同時,它也讓人感受到了歷史的印記和英雄們的壯烈。

 90、無畏與悲壯:中國古代英雄項羽的最後一戰

 項王的軍隊被圍困在垓下,兵員不足,糧食耗盡,漢軍和其他諸侯的軍隊層層包圍。夜晚,項王聽到四面都是楚國的歌聲,感到十分驚訝,他想:「難道漢軍已經奪取了楚國嗎?楚人怎麼這麼多!」於是項王在夜間起身,喝酒在帳篷中。他有一個名叫虞的美人常常陪伴在身旁,還有一匹名叫騅的千里馬,他經常騎著它。於是項王悲歌慷慨,自己寫了一首詩:“力量能撐起山川,氣勢世間罕有。可是時勢不利,騅馬卻無法衝破。騅馬啊,你為什麼不能不逃走?虞啊,虞啊,你又能如何!”他唱了幾段,美人附和著。項王淚水滑落,左右的人也都跟著哭泣,誰也不敢抬頭。

 於是項王騎上馬,帶著八百多名壯士一同南出圍困。天亮時,漢軍才發現,於是派五千名騎兵追趕。項王渡過淮河,能跟隨他的騎兵只剩下一百多人。項王到達陰陵時,迷失了道路,問一個田父,田父誤導他說:“往左邊走。”結果他們陷入了一個大澤中,因此被漢軍追上。項王只得再度引兵向東,到達東城時,只剩下二十八名騎兵。漢軍追趕者數千人。項王自覺無法逃脫,對他的騎兵說:“我興兵至今已經八年了,親身參與了七十多次戰役,每次都是擊潰敵人,所擊敗的敵人都投降服從,從未被打敗過,最終霸佔了天下。然而今天卻陷入了困境,這是上天的意志,不是戰鬥的錯。今天我願意決一死戰,希望能夠為大家取得三次勝利,以讓大家突圍,斬將殺敵,把敵人的旗幟奪下來,讓大家知道是上天背棄了我,不是戰鬥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