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中科院(第2頁)

 候選人需要擁有博士學位或者相當於博士學位水平的研究成果,並在自己的研究領域內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院士的評選要求候選人在國際上有很高的學術地位和影響力,包括在國際知名期刊上發表高水平論文、被國際知名學術團體邀請擔任主席或發言人等方面表現出色。

 而對於這些標準,在大佬們看來,絕對就是小兒科一般的存在。

 “這。。。也不知道你們要推選的是?”

 “上中心的陸晨。”

 “陸晨?上中心的陸副院長?”

 此時的汪院長瞬間恍然,好吧,如果是陸晨的話,讓這些大佬如此興師動眾,的確是說的過去。

 畢竟這段時間,汪院長耳邊出現陸晨的名字,那也是快要聽出老繭來了。

 要說院士的評選要求候選人在自然科學、工程技術、農業科學、醫學與衛生等領域取得了突出的學術成就,對於陸晨來說,在國內的醫學領域,陸晨的貢獻可是有目共睹的。

 其他不說了,自從陸晨回國後,在醫學領域翻起了多大的風浪。

 其他不用說,單單是最新的術式,還有開創性的手術,就已經讓所有人目不暇接了。

 陸晨是上大最年輕的副教授,教授,也是上中心最年輕的副主任,主任,現在又是上中心最年輕的副院長。

 不,應該說,算是國內最年輕的成就獲得者。

 這一次,又是年度十大傑出人物。

 說實話,陸晨早就已經進入了汪院長的觀察目標中。

 只不過,汪院長唯一擔心的,還是陸晨太過年輕了一些。

 要知道,中科院成立至今,最年輕的院士,也沒有低於40歲的。

 而現在的陸晨才多大?滿打滿算,還沒有到30呢。

 這。。。

 一般情況下,也就是博士剛剛畢業而已。

 可另一方面來說,陸晨的確是取得了這麼大的成就。

 按理說,這完全已經達到了院士的評選資格。

 說實話,如果這一次沒有這些大佬聯名推薦的,汪院長或許還想著能不能緩一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