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第2頁)

 【2.城市人口總量,三級街區內的人口總量,旅遊城市的外來人口量,均為道路網設計的重要因素】

 【3.不同街區的功能性劃分,例如居民區、商業區、工業區、旅遊區,不同功能街區的人流量不同,通行交通工具不同】

 【4.不同時間的交通量應作充分考慮,道路能否承載早晚高峰?醫院、學校、大工廠等交通量密集場所周邊是否交通暢通?】

 【5.城市並非一成不變,道路建設應預留出不同城區後續發展的餘量】

 ……

 一條條一件件,足足列了三十多條,鉅細靡遺!

 宋河震撼了,這數學模型的工作量,真是超乎想象的巨大!

 總的來說,核心思想是確保城市絕大多數人交通方便,把自己想象成城市裡的一個居民,充分考慮各種情況。

 文件的最後,是一道測試題!

 一處老舊小城區的模擬圖,容納十五萬人口,需要找出擁堵位置,合理改良道路!

 目前老舊小城區的綜合擁堵率為:58%!

 宋河難繃,一多半時間大堵車,路況評價為:史。

 “老師,能借幾張紙嗎?”宋河扭頭問。

 安玉龍繼續寫寫畫畫,頭也不抬。

 宋河碰了個壁,剛要彎腰去撿地上的紙團,找找有沒有剩出空白的廢紙,一旁的安玉龍卻忽然把白紙本扯掉一層,嘩啦扔過來。

 “謝謝老師!”宋河敏捷接住。

 從兜裡掏出一支中性筆,開工!

 數學模型的原理很簡單,把現實情況用數學語言表達出來,再濃縮出規律。

 宋河先前看了一大堆安玉龍的草稿,大概知道他的習慣,照葫蘆畫瓢寫公式。

 寥寥幾筆,一個小街區的情況被計算出來!

 開局順利,宋河有條不紊地擴張,順時針方向擴大計算範圍,一個接一個街區在紙上推導。

 這感覺猶如遠征大將率領公式大軍,一路平推攻城略地!

 但很快,紙上的情況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複雜!

 僅有一兩個路口時,交通流量一眼望到底。

 但發展到十個路口,不同路口的交通流量便開始彼此影響,像下棋時的一連片格子,每一步都必須考慮鄰近格子的情況,計算量陡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