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 五大包的貨

 林向前一拍桌子樂道:

 “姐夫,不管以前怎麼樣,這回你還真是一個明白人,大明白人,你能這麼想,我真是太高興了,要是爸媽和姐能有你這個爽快的想法,這事兒就一點問題都沒有了,你說的想的分析的全部到位。”

 林向燕看著自家這個曾經沒出息的男人,弱弱道:

 “寶發,你今天吃錯什麼藥了?你怎麼,那麼能說,說起話來跟領導做報告似的,一套接一套的,以前不這樣啊,你這變化也太大了吧,我這我這一時還接受不了,你到底哪聽來的這一套套的話呀?什麼浪潮啊?什麼創業的,什麼時代洪流都出來了,你不是小學才唸了兩三年嗎?”

 吳寶發呵呵一笑道:

 “向燕,瞧你這話說的,我以前是沒文化,沒讀過幾年書,那人不是可以向上變好的嗎?我現在可上進了,磚窯廠訂的那三份報紙,我都是一份一份認認真真看過去的。”

 林向燕:“你才認識幾個字啊,都能看報紙,報紙上寫的你都能看得懂。”

 吳寶發:“碰到不認識的字,我就問柳小雨啊,或者問朱彪,朱彪跟我文化程度差不多,人家自從和柳小雨結婚後,柳小雨教他認字,把字都給認全了,看報紙一點問題都沒有。”

 “我現在也認全了,還是那句話,人活著就得積極向上,消極的對待生活是沒什麼好處的,我得為我的孩子考慮,我不比別人,就一個兩個孩子,我有6個孩子呢,我得以身作則,做個爸爸的好榜樣,將來我6個孩子上學去,碰到不認識的字來問我,我這個做爸爸的,這個也不認識,那個也不認識,那像話嗎?是不是?”

 “再說了,那報紙上的事情,那都是時事,新聞都是國家大事,咱們雖然是小老百姓,那也得跟上國家的腳步啊,國家怎麼說咱們就怎麼幹,所以看報紙非常有必要,我現在在磚窯廠,每天利利索索的把活幹完,剩下的時間我就看報紙。”

 “這件事啊,你也沒問我,我也沒跟你說,你當然不知道,不過現在知道也不遲,你男人現在我又有文化,又肯幹又上進,當初你嫁給我沒嫁錯人。”

 林向前:“好,姐夫,你這個上進的精神非常難得,就應該這樣,這方面我也得向你學習,這前怕狼後怕虎的,搞得成什麼事兒,人一輩子機會不多的,現在正好有這麼個機會,能讓自己的人生上一個大臺階,何樂而不為呢?”

 “我都已經幫你們算過了,別人創業成功的可能性是一半一半,你們有我幫你們安排事兒,創業成功的可能性99%,幾乎都不太可能會失敗,還擔心啥,只要照我說的做,成功基本上是鐵板釘釘的。”

 吳寶發:“哎喲喂,弟弟,被你這麼一說,我的心裡就更加熱血澎湃了,我都迫不及待的想要好好,打拼一番自己的事業。”

 張秀娟老兩口也被吳寶發這一番話給說動了。

 其實早在李玉慧林才根他們兩個開辣條廠之後。

 就有不知道多少人跟他們說過這事兒。

 說讓他們兩個也開個工廠,村民們來給他們打工。

 可老兩口當時一根筋的,拒絕這個事兒。

 現在被兒子這麼一說。

 再加上吳寶發都這麼信誓旦旦有信心。

 好像這事兒也不是那麼的不切實際。

 自己幹了一輩子的農民,要說有多喜歡做農民,那倒也沒有。

 只是這個活幹慣了,不用動什麼腦子。

 吳寶發看出老兩口內心動搖了。

 趕緊在一旁扇點小風,他知道這事兒想要弄成功,老兩口的意見也挺重要的:

 “爸,媽,你們這個觀念是得改一改,就不說二叔二嬸的事兒,就說咱們三河村其他你們同輩人裡面,做老闆的也不少啊,就那個開服裝廠的老杜是一個,還有開魚塘的老楊,還比你們大好幾歲呢。”

 “還有村西頭的老趙,不也在縣裡,開了個毛線廠嗎?還有,比你們大十好幾歲的老梁也搞了一個傢俱廠,那人家還是赤手空拳打天下的,冒著多大的風險,咱們家有弟弟給我們,安排還擔心啥呀?”

 “我覺得這事兒真的能做,你們兩個年紀又不是很大,今年才50,身子骨又那麼好,趁現在有這個機會,換個活法,也不枉來世上走一遭。”

 老兩口還真沒看出來自己這女婿,變得這麼會說話了。

 這話說的倒還挺有道理。

 張秀娟:“那,那,那這個事,到底具體他,他,他要怎麼個做法呀?這咱也沒什麼頭緒,這第一步該做啥呀?我,我是怕咱弄不成,到時候讓人家給笑話。”

 林向前:“媽,你瞎擔心啥呀?誰會笑話你呀,再說了,不可能弄不成,這樣吧,你們也別想著要做啥了,我給你們都安排好,咱們就挑那些規模小的利潤還不錯的產品來做。”

 “我就在村子裡開個雨傘廠,然後再開一個保溫杯廠,一個你和爸管,還有一個姐姐和姐夫管,所有的製作設備,全部會安排人配套到位,至於聘請員工,這個你們自己解決。”

 “你們就挑看得順眼的和自己要好的,手腳勤快麻利的,剛開始招夠了,十幾二十個就夠了,後面看規模,再增加人手。”

 吳寶發激動的不得了,連忙說道:

 “好好好,弟弟,你這個主意好,雨傘,保溫杯,那都是日常用品,100年都用得著的,我來幹保溫杯廠,你放心弟弟,我對天發誓,我一定使出全力,用心的幹,一定把這個保溫杯廠乾的有聲有色。”

 林向前:“行,那爸媽你們來你們就幹雨傘廠吧,你們別小看這個雨傘,市場很大的。”

 張秀娟還是有些擔心道:

 “向前,那這個雨傘到底要要怎麼做呀?咱們啥都不懂啊。”

 林實根:“是啊,這都跟沒頭蒼蠅一樣。”

 林向前:“放心吧,媽,我那個義烏小商品城多的是做雨傘的,到時候我問一下他們需要購買哪些設備,讓他們照這樣照他們的樣子來一套,我再請兩個老師不過來,一切就順理成章了。”

 “姐夫的保溫杯也是放心吧,我信心十足,現在開工廠比我那個時候包山頭做磚窯廠,不知道容易多少,反正你們做出來的產品有多少,我都給你們運到蘇聯去通通賣掉。”

 “等蘇聯那邊滿足之後,咱們就做國內的市場,國內市場買還可以再做國外的市場,不瞞你們說,我現在那個義烏小商品城在國際上都已經打出名氣來了。”

 “很多第三世界的國家,那些小國家自己沒有什麼生產能力的,都到我的小商品城來大量的採購,最小都是幾十萬的訂單,到時候我隨便給你們建一個訂單,就夠你們這樣一個小工廠忙活一年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