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第2頁)

 “可是、這就造成了人手不足的問題,如何監管下面的吏員呢?”

 朱元璋連連點頭附和道:“沒錯、就是這個道理,朝廷不會設置過多的官員,無法監管那麼多吏員啊。”

 朱軒眉頭微微一皺,這個問題確實挺難的,難道真要放棄開辦大明郵政和大明物流嗎?

 可若是不解決這個問題,國庫都會被掏空的。

 朱軒很不想放棄開辦大明郵政和大明物流,他計劃出來的大明物流和大明郵政,不僅僅是為了解決朝廷對驛站的支出,也不僅僅是為了幫國庫賺錢。

 信件就是信息,這個時代信息不通,大明郵政就能讓信息流通起來。

 大明物流關乎著國家的發展,物流暢通了,無論是商業還是工業,才能快速發展起來。

 朱軒思索良久,想到了解決的辦法,後世在運輸每一個步驟,都是進入電腦系統的,在那個環節出現問題都能找的到,可以找到負責任人。

 如今沒有電腦,那就只能用最原始的辦法了。

 “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做到每一步都有記錄,負責的站點收貨時要檢查貨物是否對版,然後進行登記,單據也要給到貨主手上。”

 “轉運過程中,接手的人也要檢查貨物,登記在冊,這樣的話,無論在哪一步丟失貨物,都有據可查,誰丟失的貨物誰賠償。”

 “如果貨物抵達目的地以後,發現貨物不對版,跟清單上的不一樣,那麼,就找最後一個經手人。”

 “以此類推,在誰哪裡出現問題就找誰,如果是因為自己粗心大意,沒有發現問題,那麼就自認倒黴。”

 “當然、朝廷要單獨設立一個投訴部門,如果貨主的貨物丟失,他們可以派人投訴,又或者直接把投訴信寄來。”

 “有了投訴渠道,這樣的話,就算下面的官員和吏員想以勢壓人,也是瞞不住的。”

 聞言、眾人眼前一亮。

 一個字“絕”。

 環環相扣、根本不怕下面的人搞齷齪事。

 “哈哈……還是咱大孫聰明,完全解決了後顧之憂。”朱元璋哈哈大笑起來,用挑釁的目光看向李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