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秋隕S 作品

第二百二十八章孫乾和崔琰(第2頁)

 糜竺面色慘然地搖了搖頭,“若能破財消災,自然再好不過,若是不能……等為兄身死之後,你便帶著阿貞回朐縣吧,今後不可再涉足官場。

 唉,適逢亂世,人人難以自安。我本想傾家財為我糜氏謀個出路,誰曾想卻押錯了注,以致淪落至此,時也命也!”

 在糜竺看來,能花錢解決的事兒,通通都不是事!

 但就怕花了錢,也買不了命。

 陶謙徵辟糜竺,其實是一場雙向奔赴。

 陶謙需要糜氏的財力,糜竺需要陶謙的勢力。

 這本就是一場政治投資,可誰曾想還沒等到開花結果,陶謙就倒臺了。如今趕上劉備清算,糜竺自然得做最壞的打算。

 聽兄長說得如此嚴重,糜芳當場就嚇出了一身冷汗,冥思苦想半天,卻忽然眼睛一亮。

 “兄長,時下危局,何不找智能之士問計,以謀生路?”

 “智能之士?”糜竺疑惑道。

 “兄長你忘了!”糜芳連忙說道,“數月之前,公祐先生和季珪先生前來徐州,被咱們奉若上賓。如今就在府中,兄長何不請教一番,二人皆康成公高足,說不定會有破解之法。”

 聞言,糜竺也是眼前一亮,連連點頭道:“對,對!來人,快去請二位先生前來……不,我親自去拜訪!”

 糜竺這些年在徐州的所作所為,大抵就和《水滸傳》中的及時雨宋公明哥哥一樣,仗著家中豪富,四處播撒錢財,廣結善緣。

 說句毫不客氣的話,整個徐州受他恩惠的人不可勝數,人緣自然極好。

 而糜芳口中的公祐先生和季珪先生,便是孫乾和崔琰。

 自黃巾起義爆發以來,朝廷被迫解除黨禁,大儒鄭玄便先後數次受到朝廷徵召,但都被他婉言謝絕,一直守節不仕,在家鄉教授學問,門下弟子多達千人,為一時之盛。

 直到去年,青州黃巾復起,攻掠郡縣,屠戮百姓。眼看世道凌亂,鄭玄便閉門謝客,遣散弟子,隨後躲入深山之中避禍。

 可這麼下去終究不是長久之策,便有弟子對鄭玄說徐州在陶謙治下頗為太平,可以為避禍之所。於是鄭玄便遣兩名弟子前往徐州查看情況,如果陶謙能派兵接應,那就再好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