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問心(第2頁)

 見劉備還是沒明白自己的意思,張恆便換了一種說法。

 “玄德公,在下斗膽一問,玄德公胸中志向為何?”

 後世大人逗小朋友的時候常有調侃:你長大想當什麼啊。

 然後小朋友會踴躍答道:我想當科學家,我想當律師,我想當……

 但在這個時代,詢問志向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因為只要話說出來,就代表著你必定耗盡自己的一生,去往這個方向努力,縱死無悔!

 所以劉備臉上的神情立刻嚴肅了起來。

 “我之志,自然是誅滅董卓,子毅早已知曉,又何必再問。”

 “玄德公理解錯了。”張恆笑道,“在下的意思是說,倘若董賊伏誅之後呢,玄德公又準備幹什麼?”

 聞言,劉備不由得苦笑搖頭。

 這個問題,他還真沒想過。

 他的前半生雖然都在奮鬥,卻如無根浮萍一般四處飄蕩。並非劉備胸無大志,只是他看不清當下的方向,想不透實現自己理想的途徑。

 見劉備不能對答,張恆也不為難,反而緩緩開口道:“那玄德公可知在下之志?”

 “哦,願聞其詳?”劉備滿臉認真道。

 相處這些天,劉備也算對張恆的秉性有了些瞭解。但張恆處事,素來是波瀾不驚,劉備也就沒有機會聽他吐露心聲,因此甚是好奇。

 張恆目光高抬,望著遠處初春一片肅殺下的凋敗景象,不由嘆了口氣。

 “說起來也不怕玄德公笑話,在下其實是個胸無大志之人,只想著安安穩穩過著自己的小日子,奈何遭逢亂世,身不由己,這才投身討董聯軍。”

 本以為能聽到張恆的心聲,誰知道卻是這種喪氣話,劉備不由皺起了眉頭。

 “子毅此言差矣!大丈夫處世,若碌碌無為,與朽木腐草何異?”

 “玄德公莫急,在下還沒說完呢。”張恆自嘲一笑,繼續道,“玄德公可還記得,在下從雒陽一路趕至酸棗,途中遭遇了多股盜匪流寇,也看到了許多因亂世而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百姓。

 天地不仁,神靈無德,致使生靈塗炭,道路浮屍。蒼生無安身之處,百姓無立錐之地。所以在下就想著,能不能為這天下做些什麼。哪怕只是腐草熒光,卻也願傾微薄之力,庇護一方生靈。”

 張恆說這番話的時候,語速與平常無異,可流露

出的情感卻真真切切,使人動容。

 未穿越時,張恆雖然也整日忙於生計,卻多少能落個酒足飯飽,至少不用擔心有性命之險。所以當他見識到這個人命如草芥的亂世時,整個人都被震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