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關 作品

第129章 七月七(第2頁)

 只是,今天這種場合,顯然不適合叫大家閉嘴,掃了大家興致。

 沈鶴警覺地四處掃視了幾眼,看見一些“至味堂”的執役小廝,正在一桌桌酒席間搬運酒水,幫著篩酒,便說道:“諸位兄弟,諸位兄弟……”

 二樓的雅間是打開了隔斷的,聽他一喊,正吆五喝六的各桌客人便慢慢安靜下來,一起向他這裡看來。

 沈鶴微笑道:“今日,是沈某的生辰,承蒙各位兄弟捧場,今日你我歡聚於此,大家開懷暢飲,不醉無歸!”

 四下裡頓時一陣雷鳴般的喝彩。

 沈鶴雙手虛按了按,候著喧鬧聲又小下去,說道:“如今酒菜已經上齊了,咱們自家兄弟喝個痛快。閒雜人等,就不要在這裡亂晃了。叫他們都下去,二樓以上,除了咱們國信所的兄弟,全都清出去。”

 眾人紛紛鼓譟。

 “對對對,又不是花枝招展的小娘兒,誰要你們斟酒,都下去都下去。”

 “他孃的,你說你個執酒端盤的小廝,長得溜光水滑的,比老子還俊,下去下去。”

 這些在二三樓端酒侍候的小廝中,有四五個人是混進“至味堂”的皇城卒,本來聽他們這些押番役卒漸漸口無遮攔,正想著能有所收穫。

 卻不想這個沈勾當十分的警醒,居然要把他們趕下去。

 袁成舉心中暗恨,卻也不敢違拗,只好與其他人一起,從樓上退了下去。

 沈鶴這才放下心來,繼續笑吟吟地逐桌敬酒,談笑風生。

 ……

 春風樓上

並不算擁擠。

 因為春風樓和曲先生說書不一樣,人家這兒走的都是高端局。

 頂樓上,每張桌上都擺著冷菜拼盤、瓜果蜜餞。

 客人們坐在那裡,雖說頂樓已經滿滿當當,倒也不至於因為人太多而顯得人聲嘈雜、空氣汙濁。

 整個頂樓,都做了特殊改造,從舞臺方向發出的聲音有著很好的聚音效果,可以讓聲音清晰地傳遍全場。

 戲已開始了。

 這個時代,已經有“雜劇”這種戲劇形式了。

 不過,此時的雜劇分三個部分,這三個部分卻是誰也不挨著誰,各演各的。

 開頭部分通常是“豔段”,一般是一段小歌舞,舞伎們穿著很節省的舞衣舞裙,載歌載舞一番熱場。

 接著是“正雜劇”,會有一些演員出來通過大麴曲調,演唱一段故事。

 最後再來一段“雜扮”,通常是模似鄉下人剛進城鬧的笑話,逗大家一樂了事。

 至於角色,雜劇中通常有五種角色:末泥、引戲、副淨、副末和裝孤。

 末泥是整出雜劇的調度、安排者,引戲是解說人物、介紹劇情的人,副淨和副末,則是逗人發笑的滑稽戲演員,裝孤則是其中扮演長輩或官員的人。

 你就從這種人物設置,和這互不相關的三段雜劇,就可以想像此時的戲劇還是何等的簡陋。

 楊沅教給玉腰奴的東西,是顛覆性的改變。

 一個後世的外行,僅僅瞭解一點點戲劇的皮毛,他指點玉腰奴的那一點東西,就被玉腰奴驚為天人。

 哪怕她今天沒有新歌,光憑她對雜劇的改造,就足以讓她成為梨園行裡要捧上去跟唐明皇立在一起的一位祖師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