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加辣椒 作品

第475章 南美戰爭結束(第2頁)

 但是等到時間一長,那麼當地人一定會心生不滿,說不定就會爆發大規模的衝突。

 而大夏面對這樣的衝突,無論是選擇放棄,還是選擇鎮壓,那需要花費的金錢,絕對不是分他們一點好處可比的。

 花少量的錢,把對方綁在自己的戰車之上。讓對方從上到下都支持大夏在當地開設礦場和進行投資,這才是長久之道。

 就比如後世的大夏,為什麼在非洲地區,又是建鐵路,又是開工廠的?不就是想要把對方綁在自己的戰車之上?

 再比如巴拿馬運河和蘇伊士運河對比,米利堅把持巴拿馬運河,但是會在每年給巴拿馬分一筆錢,你看現在巴拿馬有人鬧著說要把運河拿回到自己手裡嗎?

 在看看蘇伊士運河,約翰國把持運河的所有權,卻絲毫沒有給埃及分利潤,最後的結果呢?還不是埃及爆發抗議,迫使埃及收回了蘇伊士運河的所有權?

 所以,在大夏看來,想要長治久安,就必須要考慮當地人的利益,只要他們有利益了,才會願意跟大夏合作。

 至於說,投資建礦所產生的利益,跟無息貸款給對方的利益來說,很明顯就是開礦得到的利益更多一些。

 此時,南美各國看到大夏願意貸款,並且還是無息的,再加上大夏願意在開採礦場之後,給他們繳納賦稅,南美各國也才感受到大夏的善意。

 特別是秘魯等國,他們之前也不是沒有跟米利堅人合作過。

 米利堅人在他們的地盤上開礦不說沒有給他們稅收吧,但是那稅收比例之低,讓各國幾乎都難以忍受。

 如果不是米利堅帶給他們的壓力太大,又有哪個南美國家願意跟米利堅合作?

 這個時候,南美各國都覺得,跟大夏合作,似乎要比跟米利堅讓合作更舒服,主要還是大夏真的把他們放在一個平等的位置上,在他們跟交流。

 不像米利堅,完全是一副主人態度。

 於是,包括巴西在內的南美各國,紛紛開始向大夏拋來橄欖枝,希望大夏能夠去他們自己的國內開設工廠什麼的。

 而這些,正是大夏所希望的,所以大夏也沒有拒絕,無論對方之前就是自己的盟友,還是敵人,只要對方邀請,大夏都同意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