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大聯盟 作品

第四十三章 反轉


 為什麼許多混跡官場的官員會急流勇退,因為官場爭鬥實在是太可怕了。

 朱玉平沒有找出直接陷害張國軍的兇手,可是從他的推理中,他得到了一個細思極恐的答案。

 皇城司,作為皇帝的私人特務組織。皇城司使必須是皇帝的心腹,心腹中的心腹。

 徽宗趙佶在位之時,他那時候就讓自己的三兒子趙楷,做了皇城司使。畢竟趙楷是趙佶最喜歡的兒子,若不是立長子制,太子的位置根本就沒有趙桓什麼事。

 趙桓的帝位的老爹禪讓的,作為太上皇的趙佶,在朝中的影響力依舊不容小覷。在朱玉平的建議下,皇帝趙桓弄死了除了童貫等蔡京為首的六賊。使得太上皇趙佶失去了左膀右臂,回京之後的太上皇這才沒有掀起太大的風浪。

 三王爺趙楷做這個皇城司使兢兢業業,平素並沒有什麼過錯。這個時候趙桓若是貿然換人,必然會引起臣子非議,甚至於讓朝局動盪。如果非要換人,也只能讓皇城司副使高盛上位。換成別人,別說是大臣們反對,皇城司的邏卒們也會不滿。

 太上皇趙佶也是同樣的道理,畢竟趙楷是自己的兒子,還是個王爺之尊,趙楷做皇城司使能夠牽制趙桓。而這個皇城司副使高盛,則是趙桓的人。

 扳倒高盛,皇城司就牢牢控制在太上皇趙佶手裡了。趙桓的一舉一動,都會被趙佶掌握在手中。

 為了爭奪皇權,趙桓和老爹趙佶表面上還要裝著父慈子孝,暗中卻早已針鋒相對了。

 最終是趙佶先忍不住動手了,開封府通判張國軍只是一枚棋子。目的是想扳倒高盛。這件事要做的滴水不漏,即便是高盛倒臺,也不會有人懷疑到自己頭上。

 比如說,先給張國軍按一個謀逆的罪名,矛頭還是直指三王爺趙楷那種。為的,就是消除皇帝趙桓的猜忌。

 然後,故意把這個案子弄成冤假錯案,而且和案子還得是讓高盛督辦。故意弄一些假證據,讓高盛將張國軍下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