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第2頁)

 可別小看了這支長杆!

 這支長杆上配刃勾,下配堅硬鐵環,刃勾可拉可砍,鐵環則能充當鈍器錘擊。

 在秦良玉的帶領下,這支軍隊在當時立下了赫赫戰功,幾乎大大小小的戰役都有他們的身影,無論是清軍、土匪,又或者是當時的反王,都被白杆軍揍過。

 至於北府軍,則是東晉時期最強大的軍隊,由驍勇之士組成,一度成為當時南朝的主力軍隊,戰必為先,戰無不捷!

 看著這些數字,楊洵人都傻了,有這樣的兵力,別說波斯羅馬,就算是全世界楊洵也能輕輕鬆鬆打下來。

 不過思考再三,楊洵還是隻召喚出了之前出現過的八十萬軍隊,剩下的七十萬則是放在系統空間中以備不時之需。

 若是全部召喚出來的話,就算國庫養得起,但以杜如晦那摳摳搜搜的性格,也得氣得當場吐血。

 國朝初立,楊洵可不想讓杜如晦成為第一個捐軀的開國功臣。

 雖然一下子召喚出八十萬軍隊也夠嚇人了,但楊洵也不會讓他們白白留在大漢境內混吃等死。

 青州軍被楊洵派到了扶南,與那裡的十五萬青州軍匯合,以震懾扶南。

 十五萬備倭兵則是由俞大猷帶領,前往羅斯國割讓的東部沿海,替換近海衛,建立海軍基地。

 神策軍、關寧鐵騎、神機營留在了天都城,作為拱衛京師的防禦部隊。

 而且波斯那邊的戰爭結束了,徐達和常遇春用不了多久就會率領那邊的五萬神機營和五萬關寧鐵騎返回天都城,到時正好合兵一處。

 十萬背嵬軍和十萬白耳軍則是被楊洵派往了波斯,聽從岳飛和趙雲的號令,加上他們之前的兵力,此時岳飛共統領著三十萬背嵬軍,趙雲則統領二十萬白耳軍。

 至於大戟士,自然是北上,與北海都護府周邊的十萬大戟士匯合,以震羅斯國。

 做完這一切,已經是深夜了,楊洵嘴角浮現出一抹弧度,當即打開了“大小喬大禮包”。

 白光一閃,兩名絕色佳人就出現在了楊洵面前,其中一人溫婉如水,目含粉媚,山巒疊嶂,另一人活潑可愛,笑容甜美,小荷才露尖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