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9 章 蛻變(第2頁)

 

    家大業大如勵學文社的也就罷了,其餘小型文社只能說是“自娛自樂”,至於佔盡先機,既有何訓導背書,又有謝拾這個府學頭名坐鎮的致知社,則自始至終一枝獨秀,致知集都開始風靡府城。
 

    致知社眾人亦隨之名動府城。
 

    總而言之,被謝拾“影響”的府學早就不是從前的府學了,而徐守文恰在致知社橫空出世、謝拾風生水起之時加入,頓時便毫無防備地捲入府學熱火朝天的氛圍裡。
 

    人人都憧憬如謝拾一般風光無限,諸生皆以入致知社或在致知集上刊文為榮。
 

    一時間,百舸爭流,萬物競發。
 

    試問,當週遭之人皆手不釋卷,同舍諸生皆懸樑刺股、廢寢忘食,又有幾人還能在這等氛圍之中“飽食終日,無所事事”
 

    至少徐守文尚無此等定力。
 

    未入青崖書院前的他或許能不為所動,書院生涯終究給他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發覺旁人都在努力,自己一個人躺平,徐守文便不由自主生出幾分心虛。即便深夜躺在床上,想起同舍生還在挑燈苦讀,頓時覺都睡不香了。他輾轉反側半晌,最終只能從床上一躍而起,用行動奉陪到底
 

    這亦是他後悔不迭的緣由。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在謝拾的推薦下加入致知社的徐守文後知後覺地意識到他肩上的擔子又重了幾分,唸書之餘又多出一份額外工作,他不禁仰天長嘆,“院試只出八成力,留在泊陽縣學不好嗎”
 

    終究是被小師弟給坑了啊
 

    雖說嘴上叫苦不迭、懊悔連連,徐守文行動上卻是另一回事,頗有些口嫌體正直。
 

    留意於此的何訓導不由對他另眼相看,私下與謝拾道“這小子有幾分意思”倒是令他忍不住想試一試徐守文的極限。
 

    何訓導向來我行我素,雷厲風行。說完這話的第二天起,他便開始付諸實際行動。
 

    對此,徐守文“”
 

    你不要過來啊
 

    徐守文心中的吶喊外人無從得知,大家只知道,繼謝拾這個“得意弟子”外,新晉生員中又多了一位得何訓導看重的人物。
 

    對此,心中嫉恨不平者少之又少,心生同情者倒有許多,無論他們怎麼想,何訓導的“看重”著實不是一般人消受得起的。
 

    謝拾倒是很樂意與徐師兄一起開小灶,師兄弟二人共同進步。他頗為懷念地彎起眼晴“徐師兄可有夢迴當年的感覺想當年咱們也是如此聽徐夫子講課呢。”
 

    當初在私塾時他們便
 

    常開小灶,學堂分明已休沐放假,謝拾卻每每往徐家去聽徐夫子講課,於是徐守文也不得不接受補課,補完課二人便一起吃點心,下雙陸
 

    不過,謝拾眼中的美好回憶對徐守文而言卻很難界定。師兄弟二人一起玩耍的時光自然是美好的,可假期被逮著補課的滋味徐守文稍稍回想就戴上痛苦面具。
 

    徐守文擠出一個禮貌的笑容。
 

    “的確是夢迴當年。”
 

    只不過是噩夢。
 

    好在先後見識過嚴苛的父親與升級版的外祖兼師祖,徐守文在某些方面的抗壓能力早已鍛鍊得遠超一般人,是以,許多生員眼中不好相處又很難討好的何訓導,徐守文深入接觸一段時間後竟然適應了對方有些完美主義的教學風格,接受程度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