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9 章 道之(第2頁)

 

    ▇想看嬴天塵的修不成仙的我只好考科舉嗎請記住的域名
 

    據說昔年便有人看過之後試圖為此古籍做注,結果寫出來的內容卻是“不堪入目”,足以將後世學習者通通帶進溝裡。
 

    由此可見術算之道真不是一般人所能深入研究的,在以科舉為正統的大齊,大部分讀書人只怕就連最表層的理解都難做到。
 

    謝拾眼前的青年明顯是個例外。
 

    就連繫統都數次肯定他的天賦。用系統的話來講,這等數學天才生錯時代,可惜了
 

    此人姓李,名道,字道之,年方十九,是與謝拾院試同榜的生員,只不過謝拾名列榜首,而他卻近乎是吊車尾,之所以能進府學,還是因為他家就在府城。某種意義上而言,也算本地生員的優待罷
 

    有一說一,能與李道之結識,還得感謝張宥,否則謝拾都不知府學中有如此天才。
 

    李道之與張宥昔日在私塾時曾是同窗,都拜在同一位夫子門下求學。只不過,相較於認真讀書謹守規矩的張宥,前者卻總將更多的精力都耗費在不受重視的算學上。
 

    偏偏他們所拜的老夫子性子甚是古板,為李道之的分心他顧,老夫子數次當眾疾言厲色呵斥於他,偏他面上應了私下依舊痴迷算學,氣狠了的老夫子直罵他不堪教化。
 

    於是某一天起,張宥再沒在私塾中見到這位同窗,當時謠言紛紛,有人說是老夫子受不了如此朽木,直接將人勸退了,有人說是他受不了老夫子管教自己離開了總而言之,當張宥在院試錄取榜單上看到這個名字時,險些以為只是同名同姓者,直到後來在府學中相遇才知竟是本尊。
 

    二人只不過勉強同窗兩年,私交併不深厚,卻不妨礙張宥對其印象深刻。得知致知社招募成員,謝拾不僅看重詩詞文章,琴棋書畫歷史算等方方面面有所精通的人才都想招攬,他立刻便想到李道之此人。
 

    事實證明,張宥沒有推薦錯人。
 

    李道之入社不久,謝拾便在幾次接觸中初步認可他算學方面的天賦。
 

    為進一步驗證對方究竟能不能如玄真道人一般成為他的“同道中人”,與他共探“天書”之理,前兩日興致一來,謝拾便將才從學海中汲取消化的新知識,即來自古籍中的“天元術”教給了李道之。
 

    由於謝拾自身進度有限,目前只掌握到四元之術,所以四元之術就是他所能傳授的極限了。
 

    別問為何早在古籍中出現過的天元術李道之竟不曾掌握,問就是古籍流傳不易,李道之此前都只學過九章算術呢並非古代出現的知識都能在後世傳播開來,許多古籍都被人珍藏或是在時間中散失。
 

    時至今日,天元術已成絕學,遍數大齊,都不知能否找出一個精通此術的人。
 

    李道之顯然又成了新的例外。
 

    儘管謝拾傳授天元術便是認可對方的天賦,卻沒想到才兩天李
 

    道之就消化完畢。
 

    要知道謝拾可是學了足足一個月啊
 

    謝拾險些當場自閉。
 

    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嗎這一刻,他算是體會到了府學諸生面對他時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