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3 章

    大理寺獄中。
 

    永王已經恢復了往日的儒雅,盤腿坐在稻草堆上,面上一片坦然,絲毫不見之前的瘋癲。
 

    本作者瓏韻提醒您最全的穿成炮灰皇子後盡在,域名
 

    見雲舒低頭進來,他仿若在自家王府般自在,招呼雲舒自便。
 

    雲舒一掀衣襬,在長凳上坐下,問道“永王叔找我有何事”
 

    永王看著面前的雲舒,不解道“本王自覺行事謹慎,從未在人前露出破綻過。雲厚弘的五石散是王居明給的,逍遙丸則是楊家借金吾衛的手獻上去的。你即便知道那道密旨是假的,如何就懷疑到了我頭上”
 

    永王確實一直隱於人後,並未與任何一方正面接觸過。
 

    即便是京都的楊家,他也是暗中利用,讓人通過番邦人將逍遙丸的藥方等,送到了對方的手上。從始至終,楊家都不知道他在背後。
 

    所以他實在想不通,楊家、盧家被抓後,雲舒為何就會懷疑到他。
 

    事到如今,雲舒也沒有什麼好隱瞞的。
 

    “雲珀說他當初被雲佑發現了真實身份,害怕對方揭穿,想要提前離京,但那時父皇已經下了旨意要抓他,最後還是得了你的幫助,他才能順利離開京都,返回蜀地。”
 

    這還是雲珀之前告訴雲舒的。
 

    說是當時永王接了承安帝的旨意要捉他,但永王看在從小看著他長大的份上,於心不忍,遂將他放了。
 

    雲珀一直感念在心。
 

    雲舒接著道“只是據我所知,父皇他至今不知道雲珀不是他親子。”
 

    承安帝前幾日與雲舒呆在一處的時候,曾多次抱怨過幾個兒子反叛,甚至說到蜀王雲珀的時候,也沒提他不是自己親子。
 

    如此說來,永王當初拿的承安帝的旨意,很可能是假的,其目的便是逼雲珀反。
 

    因為雲珀的確不是承安帝親子,他也不可能去跟承安帝核實是否真的要抓自己。
 

    不論雲珀反沒反,這事基本不可能被拆穿。
 

    這也是明明雲珀沒有其他幾人的野心,卻第一個舉起反旗的原因。因為在他看來,是承安帝率先要他命的。
 

    永王瞭然,隨後無所謂地笑了笑,“本王倒是沒有想到,居然是遠在蜀地的雲珀,讓本王露出了破綻。”
 

    “其實雲佑根本不知道雲珀的身份,那也是本王讓人洩了消息,特意讓雲珀聽到的。”
 

    雲舒還是有些不解,“既然雲珀不是父皇的親子,你為何沒有讓父皇知道”以昨日永王的表現來說,應當不會放過這麼一個可以打擊承安帝的機會。
 

    永王笑道“那不一樣。一個愛護著長大的親子造反,自然要比一個沒有血緣的兒子造反,更讓他難以接受。”
 

    說到底,永王還是為了在各個地方打擊承安帝。
 

    “只是本王沒有想到,雲珀死前,居然還會與你說這些。”
 

    雲舒當初保下雲珀的命,送回京都的消息便是雲珀已經伏誅,只是路途遙遠,不能將屍體送回京都。
 

    所以所
 

    有人都以為雲珀已死。
 

    雲舒只是為了給外界一個交代,也算是給雲珀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但其實他並不怕被承安帝知曉雲珀還活著。
 

    於是道“雲珀沒死,他每日裡話多,什麼都要說一說。”
 

    永王終於露出了驚訝之色,“你居然沒殺他”
 

    隨後他恢復平靜,又深深地看了一眼雲舒,道“斬草不除根,你這一點倒是一點都不像我們雲家人。”
 

    對此,雲舒只能表示,還真的不是你們家的人。
 

    雲舒沉默著,並沒有接永王的話茬。
 

    永王知道自己哪裡露出破綻後,也算是了了一樁心事。只要不是輸給了承安帝,那他便能接受。
 

    “本王今日請你來,是想求你一件事。”
 

    “我母妃並不知道我所做的一切,還望我死後,你莫要為難她。”
 

    永王沒法說服自己去求承安帝,所以他找了雲舒。
 

    他一生無妻無妾無兒無女,所犯之罪,唯一會連累的,便是金太妃。
 

    至於金太妃的母家,那時助承安帝登上帝位,即便後來被削弱了勢力,但永王之事,也連累不到他們。
 

    即便承安帝真的遷怒於他們,但對永王來說,也不會有絲毫的愧疚與難過。
 

    此事,雲舒倒是可以答應下來。
 

    見雲舒應下,永王對著雲舒深深行了一禮,道“叔父在此先行謝過了。”
 

    雲舒離開後不久,永王於獄中自裁的消息便傳了出來。
 

    想起當年永王溫文爾雅地給尚未成年的皇子們上課的情形,雲舒一時感慨萬千,最終也只能化為一聲嘆息。
 

    永王此人,可悲可恨可憐可惜。
 

    只是雖然雲舒答應了永王不會為難金太妃,但金太妃還是在永王自裁後不久,鬱鬱而終,隨著永王一併去了。
 

    監國詔書下達的時候,雲舒並沒有在宮中。承安帝與朝臣等了許久,也不見雲舒來宮中接旨。趙苒更是急得團團轉,覺得夏王殿下是不是對他之前的言行不滿,這才不來接旨。
 

    最終,還是蕭蕪提議,將詔書親自送過去。趙苒一聽,頓時就要求與蕭蕪一道去,順便給夏王賠禮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