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4 章

    吳家賃的私宅,在杭州的鴛鴦巷,一行人到了宅子門前3,春桃去扣門,須臾,宅門打開,從宅裡出來一位腰間扎著紅綾帶的哥兒。
 

    這哥名喚麻二兒,是吳家媽媽的親侄子,他也是榮姐的陪房,年頭裡的時候,被馮氏遣了來這看宅子。
 

    榮姐的陪房中,雖說有四位哥兒,但其中兩位,是在馮氏與榮姐的鋪子裡當差,平日裡不常見,也使喚不到他們。
 

    剩下兩位,其中一個是打外頭賃來的王二哥,在梁堇手下做事,是灶裡的人。只他麻二兒,賣身與吳家,又有嬸子是吳家的老媽媽,故而他算是家裡人,在榮姐這替榮姐跑腿哩。
 

    他識得春桃,見姑娘可算是到了,連忙跑去行禮問好。
 

    “宅子可曾收拾妥當”榮姐頭上戴著帷帽,隔著轎簾兒問道。
 

    麻二彎著腰,答道“回姑娘的話,打進了正月十五,小人恐咱家的船早到,便隔兩日就去牙行賃倆婆子來打掃,這宅子是昨兒才掃過。”
 

    巷子裡的隔壁人家,聽見動靜,都不由得探出頭來往這邊觀望,只見巷子裡停著一頂倆人抬的綠緞子小轎,那轎子旁邊,圍著好些個女使媽媽,一看就是大戶人家。
 

    還不等她們看清楚從轎子裡下來的人長什麼樣,就不見了身影,只瞥見半抹那女娘銀紅色的裙角。
 

    “大娘,你去左右鄰舍問問,看哪有賣柴的。”
 

    這宅子不大,遠比不上吳家在沂州賃的宅子,梁堇進來後,先去尋了灶房,灶房裡連口鍋都沒有,也不知麻二兒在杭州這幾個月,是如何吃的。
 

    好在出門的時候,梁堇連鍋都帶著了。
 

    李大娘出門,問了巷子裡的鄰舍,買了一車柴,回來後,先燒了四五鍋熱水以供榮姐安置的正房使,再是下面的丫頭媽媽。
 

    下晌申時,江家來了四頂小轎,分別是江二郎的大嫂張氏,二嫂楊氏,餘下倆人,是二房的李氏,二房的魯氏。
 

    她們和榮姐是平輩,都是來看榮姐的,榮姐把這幾位嫂子請進了房裡說話,那魯氏要留下伴她過夜,榮姐使了春桃來梁堇的灶房說話。
 

    “那張娘子,穿了身秋香色褙子,瞧著有二十五六的年紀,不像是咱姑娘的妯娌,倒像是個其他房裡的嬸母似的。”
 

    “我娘在家裡的時候說過,江家大郎君比二郎君大十二歲吶,她們來這,姑娘可要留飯,若是留飯,我好去收拾席面。”
 

    “我來就是與你說這個事,二房的魯娘子不走了,夜裡要伴著姑娘,姑娘說晚食上桌席面,多弄幾道體面菜來。”
 

    春桃不能在這久待,說了兩句話便回去了。
 

    “二姐,這二房的魯娘子,難不成就是竇家那位姑奶奶的兒媳婦”香豆在灶下幫廚,問道。
 

    梁堇道“正是她,照了咱那邊的關係,姑娘還要喚這魯娘子一聲表嫂嘞。”說罷話,梁堇分下了各自的差事,又去正房尋到了墜兒,問她借一套官窯碟碗來。
 

    榮姐的陪嫁中,一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