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1 章

    吳家收了汴梁那邊的催妝禮,回了一頂羅花幞頭,綠袍,官靴等物,外面大小官員家的娘子,隔三差五地登門來與吳家大姐兒送添妝禮。
 

    馮氏讓人把各家的禮狀仔細收好,方便日後還禮。
 

    吳老太院子裡,丫頭扇兒從外院提著一隻土黃色包袱進了季姐的屋,“姐兒,泉州又來信了,莫不是你娘算著日子,與二房大姐添妝吶。”
 

    “這信你拿去看,我不看她的信。”
 

    季姐把未拆封的信遞給扇兒,上幾回打泉州寄來的信,也都是扇兒看的,扇兒看罷,在油燈上直接燒了。
 

    扇兒拆開信封,看了信,說道“果真教我給猜著了,你娘說包袱裡有兩本書,一對纏枝銀鐲,是與大姐添的物件。
 

    剩下的四雙鞋,有兩雙是給你做的,兩雙是給老太太做的。”
 

    “打我回了家,二嬸母不僅為我尋人家,還使身邊的丫頭崔兒教我點茶,更教了我許多從前沒地學的規矩。
 

    大姐姐又教我打馬球,與我說見聞,還送了我那些個禮物,待我如待榮姐金哥一般可你看看,大姐姐要嫁到汴梁去了,她為了我也不該送這些個破爛來,還不如不送。”
 

    季姐氣的把那個包袱砸在了地上,趴在桌上低聲哭泣。
 

    “誰家與姐兒添妝還送書啊。”扇兒把包袱拾了起來,放到桌上解開包袱皮打的結,見裡面還真有兩本書。
 

    “是啊,誰家與人添妝送書可顯著她是秀才的女兒了,生怕送的禮像樣些,被人說她巴結人,我怎麼會有個這樣的母親啊。”
 

    季姐抬起頭來,臉龐上都是淚,把書從扇兒手中搶奪過來,又撕又扯,洩著心中的憤懣和憋屈,
 

    “我不求她給我掙臉面,只求她別再給我丟人現眼,再替我得罪人她怎麼如此糊塗,連三叔母都不勝,三叔母都給大姐姐添了一套銀頭面。”
 

    扇兒也跟著氣泉州的柳氏,說道“姐兒命苦,攤上這樣一個糊塗娘,這一對銀鐲也給大姐添不成妝,不如我去姐兒的嫁妝中撿幾樣不打眼的去外面換成銀錢,再置上幾樣添妝禮”
 

    季姐抹了淚,來到梳妝檯前,掀開匣盒,從裡面挑出兩根金釵,又打盛衣裳的箱籠裡拿出用豆綠手絹包起來的五貫交子,交與扇兒,教她把金釵拿到金銀鋪融了打兩根金鴛鴦小插來,再打一副金燈籠耳墜。
 

    “這是相看那日,竇家郎君送與姐兒的,怎麼好融”
 

    只見這兩根金釵,釵頭上作的金石榴的樣式,邊上還有一圈金絲擁著,插在髻上別提多好看了,還是足金的,這樣的物件,在姐兒首飾匣子裡,沒幾件。
 

    “這般大件,我留著也不常戴,比當嫁妝好看些,那五貫錢,你撿好的再置上一兩樣。”季姐交代道。
 

    “好姐姐,你千萬不要與人說這事,本是丟人的醜事,要是教旁人知曉,我羞也要羞死。”
 

    “姐兒放心就是,這樣見不得
 

    人的事,我如何能往外說,我既是跟了姐兒,事事自是為姐兒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