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3 章

    江家事休,那廂馮氏打發崔兒把江家李氏送來的禮物送去榮姐屋裡,榮姐見江家送來的金餅,沉甸甸,一隻金餅上鑲了三顆紅寶,喜兒攛掇她稱一下,榮姐也想知道有多重,便使喜兒去外面借稱東西的物件。
 

    片刻,喜兒打小灶屋借來一把,因梁堇愛配做菜用的香料,離不開這種玩意,回到正屋稱了一隻,五兩三錢,上面的紅寶成色算不上多好,只得一般,但鑲在金餅上也算別緻。
 

    這樣的金餅,甭管是拿去外面融了打頭面,還是絞下來當錢使,都是便宜的。
 

    “姐兒,你瞧,這兩根玉釵成色不差。”喜兒打雕花匣子裡取出一根釵,玉色老辣,唯一不足的是樣式有些老氣,不過此物是江家李氏的陪嫁,老氣也正常。
 

    “前兒我見三房的王小娘戴了一根,在我母親屋裡說話,那根成色不如這根,就要六七貫銀錢。”榮姐道。
 

    江家送來的賠禮,少說也值個一百四十多貫錢,那兩隻餅上的紅寶姑且算個十貫錢,也一同算在了裡面。
 

    兩隻金餅重十兩六錢,一兩金就是十兩銀,一兩銀在沂州能換一貫餘一百文錢,前年吳相公朝吳二爹借床與榮姐填嫁妝單子。
 

    吳二爹隨床送來的還有兩車與榮姐添妝的物件,裡面有兩對金元寶,一隻重二十兩,二十兩換成銀子,便是二百兩,換成貫,是兩百貫餘錢。
 

    四隻便是八百餘貫,在沂州都能買一處宅子了,不怪當時馮氏捨不得把那兩對金元寶都給次女。
 

    吳二爹也著實有錢財,給元娘,榮姐兩個侄孫女添嫁,添了上千貫的銀錢,祁氏與二房不對付,都因吳二爹給二房兩個姐兒添了這許多財物的緣故。
 

    可憐她與吳三郎成婚遲,也沒個姐,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吳二爹的家財流向二房的口袋,平日裡單為這樁事,對吳家二老,對二房,對吳二爹生出了許多的怨言。
 

    喜兒要把金餅和玉釵替榮姐鎖進箱籠裡,被榮姐攔了下來,教喜兒把金餅和玉釵各留下一個,用盒子盛了,送去她娘屋裡。
 

    馮氏正歪在石青雙繡牡丹大迎枕上和奶媽盧婆子說話,崔兒來報,說是榮姐屋裡的喜兒來了,馮氏讓人進來。
 

    喜兒進了屋,先給馮氏道了個萬福,然後捧著匣盒,說道“姐兒使我把金餅和玉釵送來,說金餅等大姐姐回來,送給大姐姐,玉釵送給四妹妹金哥。”
 

    盧婆子接過匣盒遞給馮氏,馮氏打開一看,見裡面是隻金餅和一根玉釵,女兒榮姐留下一半,這一半與她送了過來,不由得心中歡喜,教奶媽給喜兒抓果子吃。
 

    又留喜兒一會,問姐兒近日用飯用的香不香,有沒有把厚衣裳從箱籠裡翻找出來曬曬,屋裡可缺東西,要是冷,就把她這去年剩下的細炭拿去用,等下個月家裡再置新炭給她使。
 

    喜兒一一答了她的話,走罷,馮氏道“姐兒長大了,知道和姐妹親近了。”
 

    “幸好娘子聽了我的勸,沒有留江家的禮,娘子都給姐兒送了去,姐兒知曉你疼她,這不,又拿出
 

    一半送給元娘和金哥。
 

    別看姐兒平時在娘子跟前話少,其實心軟又曉得事,前陣見了我,還說給娘子做了雙襪兒,姐兒心裡念著娘子吶,只是她不是那種掛在嘴邊的人。”
 

    原是馮氏看到江家送來的那一對金餅值不少貫錢,就想留下一隻,因江家李氏說這兩樣禮是送與她和女兒榮姐的,盧婆子勸她都與榮姐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