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6 章

    正月一過便是二月,二月初一初二的時候,張娘子和王官人家,比著往日熱鬧非凡,這兩家是那做客棧生意的人家,聽著像是私宅其實並不是。
 

    因上回州試的頭名也就是案首,是住在張娘子家,故,今年的舉人大多都想住在她家,以此討個好彩頭,可張娘子家的屋不夠舉子住,舉人們便退而求其次住到了王官人家,這王官人家上回出了副案首。
 

    隨著各地的舉子揹著行囊,帶著老僕小廝過來,城內一日比一日喧嚷,尤其是寶泉寺,香火鼎盛,就連那瓦舍樓子,入了夜,都有舉子偷偷過去。
 

    客棧裡有熬燈油成宿苦讀之人,亦有定不下心成日與人結交之人,也有想走偏門小道,四處與官員送禮打點,認恩師之人。
 

    吳家這幾日,有不少舉子拿著帖子欲登門拜訪,或拿著吳知州昔日同窗的書信,這些人都想見吳知州。
 

    吳知州為了避嫌,讓二順去官邸替他告了病假,整日閉門不出,凡是舉子一個都不見,他要是在州試之前見他們,他們見了他定會口喊恩師,請教文章,攀關係攀故交若他們之中有人取得了案首,會為他招來閒話和猜忌。
 

    即使他沒向那人透漏考題,也說不清了,他當年在任地當通判,做了副主考官,差點被一個舉子汙了名聲,自那後,州試前再也不願面見舉子。
 

    這日,二順手中拿著拜帖匣盒,從吳家門口來到二房,先進了馮氏屋子,把拜帖呈給盧婆子,對上首的馮氏說道,
 

    “娘子,這個舉子不是旁人,正是與咱吳家結親的臨安府江家,三房娘子竇氏的孃家侄子,說與咱們家是親戚,所以想上門來,還給備了四盒禮物,京緞兩匹,香五兩,茶兩包。
 

    相公一早有交代,說是不許舉子登門,可他是咱家姐兒未來嬸母的侄子,禮物如今堆在門口,來請娘子示下,這禮物咱家收不收,人見不見。”
 

    馮氏掀開匣盒看了拜帖,交代二順,“你見了那竇家郎君,只管說拜帖我收下了,相公身子抱恙不便見客,過幾日再請他登門,教他把禮物拿回去。”
 

    沉吟片刻,又交代道“你問他如今住在哪家客棧,身邊可有人服侍,要是沒人服侍,與他一個婆子先使喚著。”說完,又讓丫頭開了箱籠,取了兩臺硯用盒子盛了讓二順送與他。
 

    竇舉子的親姑姑能嫁到臨安府,想來竇家不是那等破落戶,來這州試身邊怎麼會缺服侍之人,馮氏多此一舉,是想顯得待他親熱。
 

    二女兒榮姐將來要嫁去江家,少不了和三房竇氏嬸母打交道,所以馮氏為了女兒,不能對竇舉人太過冷淡,但也不能讓他在州試前登吳家門。
 

    原本馮氏想著打發掉竇舉子,他會明白吳家的意思不再登門,可誰料次日下晌,竇舉子自個沒來,而是使一個丫頭來的。
 

    說是丫頭,但開了臉梳了婦人髮髻,馮氏得知後,心中對竇舉子生了不喜,和奶媽盧婆子說那竇舉子來此州試還帶個通房丫頭,真是不像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