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5 章

    說過秦家媳婦相中二姐之事,再說那臨安府江家,收到吳家細帖已是十月中旬,再有三日便是立冬的節氣。
 

    天氣寒涼,臨安府離沂州地界又不近,思來想去便把相看的日子定在了次年二月二,二月二是個好日子,官家女眷多在這個日子出門踏青,去寺廟燒香問卦。
 

    也有人家把相看定在這日的寺廟裡,藉著去寺廟燒香的由頭,女子的娘會在寺廟裡相看未來女婿。
 

    馮氏也有意這般,可吳相公擔心臨安府的人嫌他們吳家對這樁兒女婚事沒誠心,人家大老遠過來,還教人家去寺廟相看,兩家要是同在沂州或臨安府,倒是可以定在寺廟。
 

    年關前後,馮氏讓奶媽盧婆子拿鑰匙開了箱籠,取出杏紅,梅子青各一匹緞來,又一匹羅,讓秦家媳婦與次女做兩身衣裳,留著二月二相看的時候穿。
 

    秦家媳婦做衣裳的手藝雖然不差,但難免樣式老舊,給馮氏衣裳上繡的花,馮氏都嫌繡來繡去還是老一套,比不上外面的針線娘子。
 

    原是想為次女去外面請個擅做衣裳的娘子家來,但她聽劉同知的娘子齊氏說,說那臨安府江家是那種老式守舊的官宦人家。
 

    三姑娘屋裡,喜兒和墜兒坐在下面的腳凳上,手上繡著香囊和汗巾子,馮氏當初瞧她屋裡的針線丫頭活好,就從她這要走給了元娘,她屋裡空了一個針線丫頭的位子,就讓墜兒的親妹子秋葵頂上。
 

    秋葵的針線活算不上好,連喜兒都能把她給比下去,平日裡讓她縫雙羅襪,裡面穿的單衣行,像汗巾子,香囊這樣精巧的小物件,她的繡活過於平庸,要說這個丫頭的長處,也就絡子打的好。
 

    即使喜兒的針線勝她,但她是伺候三姑娘的,論地位,她是大丫頭,三姑娘屋裡的一等人物,比針線丫頭地位高,她才不肯去填這個位子。
 

    近身丫頭沒人願意填,便只能從院裡丫頭中提拔一個出來,墜兒趁機在三姑娘跟前舉薦她妹妹秋葵。
 

    這秋葵有個好姐姐,得了她姐姐的濟,從一個打雜的小丫頭,升了針線丫頭,不知讓院裡多少丫頭心生羨慕。
 

    其中就有香豆,她針線活做的出挑,原是託大丫頭春桃在屋裡替她說句話,讓她填了位,春桃也應下幫她說話,但墜兒快了一步,在姑娘面前舉薦了自個妹子,春桃不好再與她爭。
 

    院裡的丫頭想往上爬不容易,屋裡的墜兒經常私底下打壓她們,這種事很尋常,元娘屋裡的大丫頭看的更緊。
 

    只要院裡的敢出風頭,敢進屋伺候,大丫頭都敢背地裡扇她們的臉,扇臉只是其一,還有各種作踐人的法子。
 

    姑娘屋裡伺候的人,那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院裡的丫頭心思活想上位,只能擠掉屋裡的人,屋裡的人不想被擠走,就處處盯著打壓,不給下面的丫頭可乘之機。
 

    就像三姑娘那的針線丫頭的位子,這個位子威脅不到屋裡墜兒大丫頭的地位,讓香豆填了也無妨,可她卻讓自個的妹妹秋葵填,明知秋葵的針線活沒有香豆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