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章

    “娘還沒回來”
 

    桂姐兒站在炕上,把馮氏賞的床帳子,披在了身上,想讓她娘用帳子給她做一件夏日穿的燈籠褲,還有配著裙兒穿的衫兒。
 

    正好這是紗的,上面又有刺繡。
 

    “沒回來,別是吃酒吃多了。”
 

    江大娘感激刁媽媽當日不計前嫌,在二房這麼大的事上,喊了她,讓她也在馮氏跟前露了臉得了賞。
 

    那事過去後,便掏錢去外面撿了幾樣好肉食,請刁媽媽去吃酒,還請胡娘子幾人做陪。
 

    她去吃酒前,梁堇是囑咐過的,讓她別吃酒吃醉了,酒吃多了對身子不好。
 

    “二姐兒在家嗎”
 

    江大娘家的小子,諢哥,拿著一個油紙包,裡面包著兩個炊餅夾驢肉。
 

    梁堇聽見有人喊她,出去一看,見是他。
 

    “二姐兒,這是我娘讓我給你們送來的。”
 

    江大娘怕刁媽媽來吃酒,撇下家裡兩個女孩,沒人給做飯,就使喚自己的小兒子送點子吃食來。
 

    諢哥才四五歲,戴著一個虎頭帽,鼻涕流的老長,說話間,那個長鼻涕一吸一吸的。
 

    梁堇把東西接了過來,謝過他娘,把他領到西屋,用草紙給他擤了鼻涕。
 

    又留他在這頑了一會兒,把家裡的糖蜜糕撿了一碟兒,給他拿來吃。
 

    這糖蜜糕是桂姐兒買的,八文錢在孫老爹那能買一大包。
 

    諢哥人小,坐在西屋的椅子上,兩條小腿懸在了半空中。
 

    他的臉凍的皸了,江大娘也不給他抹點油膏。
 

    梁堇把她們洗完臉抹的油膏拿了出來,給他塗了點。
 

    外面天是陰沉沉的,趴在炕上吃炊餅夾驢肉的桂姐兒嫌炕上不暖和。
 

    梁堇也冷,她的右腳腳趾發癢,不知道什麼時候凍的。
 

    等把諢哥送走,梁堇燒了一鍋熱水,把腳放進去燙,燙的通紅才拿出來。
 

    若是這個時候不用熱水燙腳,以後腳會時常凍的發癢,那種癢撓心撓肺的。
 

    在北宋,柴也是要花錢買的,家裡的炕刁媽媽怕費柴,每次都是睡前燒一兩根。
 

    這些柴,是賣柴人從山上砍好,有的用推車,有的用扁擔挑著,進城來賣的。
 

    一捆柴,在前兩個月還賣三文錢一捆,可天一冷,就漲價了,漲成五文錢一捆了。
 

    有那不富裕的人家,連柴都買不起,只能自己去山上撿。
 

    梁堇搓了搓手,見天還早,就進屋換上了她的厚棉褲,厚棉襖,想去外面賣雞子。
 

    “這麼冷的天,我可不去。”
 

    桂姐兒躺在炕上,蓋著褥子還嫌冷哪,更不用說去外面賣雞子了。
 

    梁堇也沒逼她去,她待在家裡沒事做,不如去賣雞子,雞子賣了,還能得點錢。
 

    她給胡娘子買了禮,手裡真是一個子也沒有了。
 

    沒有錢的日子,令梁堇有些不安。
 

    走的時候,她戴上了讓刁媽媽給她做的氈帽,擔心下雪,又在家裡找了被耗子咬了兩個窟窿的油紙傘。
 

    挎著裝滿了雞子的籃子就這麼出門了。
 

    剛出來,冷風就往她襖子裡鑽。
 

    “二姐兒,這麼冷的天,哪去”
 

    江大娘她們吃酒,沒有叫上張媽媽。
 

    張媽媽靠在自家門框上,正在搓納鞋底用的草繩,一邊搓,一邊往自己手心裡吐唾沫。
 

    梁堇也不知,這麼冷的天她為啥不在屋裡搓。
 

    “張媽媽好,我家裡沒油吃了,我娘讓我去外面買些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