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5 章


 黎倩回去後跟黎家人是如何相處的季南星不知道,但他偶爾也會通過新聞得知一些黎倩的消息。

 看著她建造了一所又一所學校,給一個又一個被困深山裡的女孩子們帶去了希望,每當國家發生天災**時,她所組織的慈善基金會永遠第一時間出錢又出力。

 為了籌得社會的捐款能繼續助學和慈善這件事,黎明影視自然沒少利用自家影視公司的團隊給包裝給宣傳。

 一年兩年或許是作秀,是資本炒作的劇本,但黎倩將這項事業堅持了一輩子,一次又一次危難時,地震洪澇等災後,都能看到那整齊的紅馬甲第一時間奔赴現場。

 大慈善家,簡簡單單四個字,卻如山重,黎倩死的時候那些被她從山裡帶出來的孩子從世界各地回來悼念她,不少在大災中獲得過她幫助的人,都自發為她送行。

 就在她死後的第二年,黎倩的妹妹,已經是大作家的黎昕出了一本書,書名叫他是她。

 書頁第一句話就是:她說,不枉人間走一趟。——黎倩

 正文的第一段,黎昕寫出了黎倩的身份:她是世人眼中的大慈善家,大家都知道她叫黎鴻謙,但只有家裡人才知道,她叫黎倩,她是我姐姐黎倩。

 書裡自然不會寫明魂穿這件事,那就不是人物自傳而是玄幻了,很多東西不需要寫得太明白,讀者會自行腦補。

 他是她這本書書寫了黎倩慈善的一生,寫了許多不為人知的事,寫了他們家庭的溫馨小幸福,也寫了她如何險些被打倒卻又一次次堅強地站起來。

 書的最後,黎昕以自述的方式寫了一段對話:

 我曾問過姐姐,這樣的一輩子真的甘心嗎,頂著不屬於自己的名字,所有的成就和光環,甚至被社會的認可都只是黎鴻謙,一個在世人眼中優秀的,被讚頌的男人,卻沒人知道你真正的名字叫黎倩。

 姐姐說,那不重要,如果男人的身份能更方便,能讓我脫離許多社會的枷鎖做更多的事,那就一輩子當個男人吧,自由的靈魂是不會被束縛住的,我知道自己是誰就夠了。

 姐姐說皮囊不重要,她說她一個人被皮囊困住沒關係,但總有一天,會有千千萬萬的女性同胞靠自己的努力,得來真正的自由。

 姐姐不在了,但有些東西不該隨著逝去而被淹沒,至少那些曾經得到過姐姐幫助的人該知道,他們心裡真正該感謝的人叫黎倩。

 黎昕寫的這本書推出後爭議極大,黎鴻謙那麼實實在在一個男人,怎麼可能是個女生,這一點甚至讓不少人破防,當然網絡上破防的都是一些男的,覺得黎昕是在故意抹黑男性。

 就好像一個黎鴻謙就能代表所有男人,他們將黎鴻謙的光環套在自己身上,現在這個光環要被轉移到女性的身上,於是他們惱羞成怒地攻擊起來。

 但也有人理性分析起來,通過一些視頻解析,其中包括賑災的畫面,黎鴻謙出席一些活動的畫面,一些神態舉止,待人接物的坐姿等來印證黎昕那本書的真

 實度。

 當然也有一些不知道是深扒的營銷號還是什麼網絡組(),將黎鴻謙早前很混蛋那些年和後來慈善那些年對比(),於是推測真正的黎鴻謙恐怕早就死了,後來的黎鴻謙是假的,是她假冒黎鴻謙的身份繼續活動在這個社會上。

 當然也有十分不科學的推測,例如真黎鴻謙被人奪舍了,變成了後來的黎鴻謙,奪舍的靈魂就是黎倩。

 這種論調沒有能支撐的證據,但信的人還不少,這些年神神鬼鬼的事發生的可不少,尤其是一些商圈娛樂圈,大家本就迷信這些,雖然黎鴻謙不是娛樂圈的人,但他家可是開影視公司的,估計也沒少沾染一些玄學的事。

 最後真真假假的結果在意的人也不多,人已經沒了,總不能開棺驗骨灰吧,願意相信的人就相信,不願意相信的人就不信,後來這件事也成了一件未解之謎。

 但每年墓碑那兒,都會有不少人手捧寫著祭奠黎倩信卡的鮮花去祭拜,曾經被黎倩幫助過真正心存感激的都選擇相信,之前黎昕跟黎鴻謙關係那麼好,黎鴻謙不止一次對外表示過她這輩子最重要的就是家人,最疼愛的就是小妹。

 所以她們相信黎昕說的,那個很努力想要改寫她們命運的人,名叫黎倩。

 心中再無執念的黎倩死後直接去了地府,在陰間路上一路走過是她兩世的回顧,她的父親是最後一屆舉人,可惜朝廷破敗沒能謀得官身,卻還要抱著所謂的正統固執守舊。

 家中有大宅,卻沒有多餘的錢糧,她被喚作小姐,卻也要和家中的女性一起做些針線活貼補家用。

 父親是個老頑固守舊派,信奉女子三從四德大門不邁,她也只能被困在高高的院牆裡望著外面的天空。

 直到有一天,一群受了傷的學生敲響她家後門求助。

 那是她第一次做這麼不規矩的事,她把那群學生放了進來,藏在了家裡的柴房裡。

 她聽著他們討論新社會,討論她聽不懂的學問,說著她不曾聽過的洋文,那時她才知道,原來女人也可以走

出去,也可以上學,甚至也能走出國門,還能像男人一樣為國效力,為了心中的理想不顧生死。

 所有的一切對她來說都是新奇的,但也是危險的,她才知道他們的國家有多貧弱,有多少人來到他們的土地對他們各種欺壓,這全都是因為朝廷的守舊和軟弱。

 而他的父親竟然還信奉著這樣的朝廷,甚至還做著恢復皇權秩序的美夢。

 那天晚上,她放了一場大火,她看著她救下來的那些學生帶著她的母親逃離了這座高門大院,她看著那些侵略者在火海里痛苦掙扎,那一場火燒掉了她被困鎖的一生。

 等她再次睜眼,所見的是山河無恙,國泰民安。

 .........................

 回去的路上,宵野有些感慨:“你說她那一輩子得做了多少好事,才能死後都身帶功德。”

 季南星道:“看一件事的影響力吧。”

 宵野仔細理解了一下影響

 () 力這三個字,道:“如果論影響力,那些明星要是攢功德不是更容易?”

 影響力,誰影響得過明星啊。

 季南星:“不是那種影響力,雖然如果明星利用自身的公知度去做慈善的確會更容易攢功德,但他們也日常做一些消耗功德的事,只能算是功過相抵,更何況,有幾個明星是真正會利用自身的影響力去做功德的,我說的影響力是利國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