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4 章 結髮53

    永熙五年,顧易領兵北伐。
 

    這些年下來,金陵的政事中心早就從皇宮變成了顧府,相府的屬官才是真正手握實權的那批人,議事之所也早就挪到了相府,這一點在顧易離京的現在也沒有改變。
 

    相府司馬袁竹垣在顧易離京期間主持政務。
 

    不過真正遇到大事,做出最終決定的卻並非他。
 

    這期間,朝中也確實有了件“大事”。
 

    道州水災,當地官員瞞情不報,等到了朝廷知曉的時候,已經是災情擴大到無法控制的地步。走投無路的饑民在有心人的糾集之下衝擊了當地府衙,在道州自立。
 

    那個瞞報的官員這會早就被流民抽筋碎骨,但是他留下的爛攤子還要朝廷來收拾,而且還相當棘手。
 

    若是往日還好,顧易這次以傾國之兵揮師北上,朝中的防衛空虛,眼下的事要是一個處理的不好,引得各地紛紛效仿,恐怕不等顧易回來,老家就被掏了。
 

    對眼下的朝廷而言,最快最安全的方法自然是“招安”,這似乎是個雙方都有意願的好辦法。
 

    叛軍的領頭人叫孫三,當然在叛軍中,他被稱為“孫老大”。
 

    這位孫老大佔據了道州官府之後就再沒有再做什麼窺伺旁邊地盤的舉動,看起來沒什麼野心,但是倒是設立了關卡在外,嚴查來往人員身份。盧皎月覺得,這後一種行為與其說是為了防備探子,不如說是想辦法和朝廷的人接觸。
 

    畢竟封建時代的階級上升途徑實在有限,在科舉制度出來之前,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其實是起兵造反求招安。而以當時的道州民憤,官府早就被屠了滿門,孫三就算是想求招安,連還朝中接觸的方式都沒有這種時候的階級壁壘就是殘酷到了這個地步。
 

    孫三那裡急,朝廷這裡也在想辦法。
 

    道州情況不知深淺,這一去說不好是送命,朝裡願意去的人實在不多,而且這事也不是隨便拎一個人出來就能行的。
 

    袁竹垣就是為了這事來稟報的,“稟夫人,佐著作郎謝東平上書,想要領下這差事,屬下覺得他很合適。”
 

    盧皎月“謝東平”
 

    袁竹垣解釋“是去年的那次朱雀壇辯經,拔得頭籌的那一位。辯經最後那日,夫人也去了,不知對這人可有印象此人滿腹經綸,是雄辯之才,此番又是主動請纓,可見亦不乏勇,正是適合出使之人。”
 

    袁竹垣這麼一說,盧皎月倒是有點印象。
 

    但是她按了按因為連日忙碌有點暈眩的腦子,覺得這人可能不那麼合適。
 

    但到底還是開口,“他的上書在哪讓我看看。”
 

    袁竹垣依言把謝東平的奏疏呈了上來,盧皎月看了兩眼就放下了,“他不行。”
 

    袁竹垣一愣。
 

    盧皎月“他太咳咳”
 

    她剛想要解釋,卻忍不住低咳起來。旁邊的婢女忙倒水的倒水、順氣的順氣、拿藥的拿藥,袁竹垣也手足無措地愣在了原地,好
 

    半天這忙亂才結束。
 

    盧皎月喝了口水,緩過來點,低著聲道“袁公既然替這人請命,自然比我瞭解他。請袁公想想,此人面對一個草莽出身的叛軍頭領,會擺出何種態度而對著他的這種態度,叛軍又會如何想又會如何推測朝廷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