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植 作品

24.西打酒 他不排斥與前輩的相處(第2頁)

 

    隨後,她低下頭。
 

    目暮警部說這是一個令人費解的案子,白野月見卻不這麼認為。
 

    案件的起因,根本就是一目瞭然。
 

    柴田教官的父親很早就失蹤了,他是被母親拉扯著長大的。他是獨生子,家中只有一位老母親,家裡也不是很富有,這點從他空蕩蕩的辦公室就可以看出來了。
 

    一個警校教官,擁有自己獨立的辦公室,卻連一個衣櫃都沒有買,用的都是警校派發的基礎傢俱。
 

    與之相對的,柴田同學父母俱在,家庭美滿,父母都有穩定的工作,弟弟還在東都大學念醫學系。日本學醫的花費可不小,足以看出柴田同學家境有多優秀。
 

    柴田教官身形瘦小,與其他刑警相比都排不上號。而柴田同學體格強壯,在班上有個“大壯”的稱呼,還穿44鞋碼的跑鞋
 

    破案的信息,早就已經給足了。
 

    柴田教官怨恨柴田同學的真正原因,很容易就能推理出來。兩人姓氏相同,柴田雖然也是大眾姓氏,可放在這個案子裡,相同的姓氏就不是巧合,而是必然。
 

    柴田同學的父親,就是柴田教官失蹤的父親。
 

    說起來,兩人雖然都以好脾氣著稱,人格卻有著根本性的差別。柴田同學有一個幸福的童年,他性格穩定,從不會對別人輕易發脾氣。柴田教官那邊雖說不想說得很陰暗,但是在這個保守的東亞國家,一個帶著孩子的單身母親,很可能會受到街坊鄰居的排擠和冷暴力。這個國家一向對孤寡人群不友好,身處在那種環境,柴田教官早早學會察言觀色,也學會了偽裝自己。
 

    這也就能解釋白野月見揭發他的時候,他那副氣急敗壞的面孔了他的本性,大概要比他表現的更自卑一點。
 

    至於案件的導火索恐怕是柴田教官無意間看到了柴田同學的資料。
 

    這段時間,除了搜查一課和機動隊,還有很多其他部門會去警校挑人,教官們也會給他們推薦自己心儀的學生。柴田教官應該就是在這期間,看到了柴田同學的全部資料,其中也包括他父親的。
 

    他也是在那時發現父親原來就在身邊。
 

    首先湧上心頭的,是憤怒。
 

    想也知道,一個拋妻棄子的男人,竟然那麼快就找了新的女人,擁有富足美滿的家庭。而被他拋棄的妻子和兒子只能掙扎著活著,他也沒有回來看過一眼這種事情,是個人都會憤怒的。
 

    之後,那股憤怒就轉變為了嫉妒。
 

    兩人的對比太過明顯了,不論是家境、體格,乃至性格。強烈的不平衡感沖垮了柴田教官的內心,可他無法向他人訴說這份苦惱,說給老母親聽嗎天知道母親聽完後會不會再去找那個男人。但除了母親,他沒有別的人可以訴說了。
 

    於是到了最後,柴田教官的內心只剩下翻滾的毒液。
 

    柴田同學其實是被遷怒的,他真正想要復仇的目標,是兩人共同的父親。
 

    念及此,白野月見合上資料。
 

    她有一個推測。
 

    柴田教官口中喃喃低語的那位“相親對象”,該不會就是西打酒
 

    這很不可思議她知道。但她還記得在現場,目暮警部取出盒子裡那瓶西打酒時,周遭明顯有人呼吸急促了。
 

    如今想來,柴田教官正好就站在那個位置。
 

    他會呼吸變快,是因為看到了那瓶西打酒這裡就有兩種可能,一是他見過西打酒本人,二是他知道這瓶酒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