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竹根 作品

98.西漢衰亡 元成哀平

    漸漸的一些平行時空的人開始在評論區發言, 請教後人關於經濟學的知識。
 

    直播間的現代觀眾可能沒有專門研究經濟的學者,但九年義務教育,三年高中生涯, 經受過政治、歷史的連環暴擊, 再加上信息時代資訊發達, 誰都能說出個一二三來。
 

    一時間, 古人被唬的一愣一愣的, 他們不由得推翻自己對後世的所有幻想,因為他們無法想象一個全民接受教育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
 

    後世的統治者難道不怕百姓見多識廣後,不滿於自己的處境嗎
 

    還是他們的物資豐富到所有人都能相對平等的生活。
 

    那樣豐富的物資又是如何來的
 

    由此引發的對外政策上,兩方也是針鋒相對, 賢良文學之士反對對匈奴用兵, 主張和親交好,依靠德政感化匈奴, 他們認為武帝時的戰爭都是好事之徒挑起的, 是可以避免的,應該追究他們的責任。
 

    武帝怒道“荒謬”
 

    他掃視群臣想找出那些堅持和親之人,“再有堅持和親者,朕便將你家女兒嫁到匈奴”
 

    主和派心中一顫,將自己的身子縮在同僚身後
 

    桑弘羊則是堅持主戰,他認為匈奴反覆無常,畏威而不懷德,漢武帝時期的戰爭是正義的, 保衛了國家的安寧和大漢百姓,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之事,必會被流傳千古
 

    評論區
 

    “真是離了個大譜”
 

    “你們怎麼不自己去匈奴感化他們,怎麼不讓自家女兒去和親, 匈奴人沒有殺了你的家人真是可惜了”
 

    “儒家的名聲都是被這些人敗壞的。”
 

    “越來越喜歡桑弘羊大大了。”
 

    “他們跟宋朝那些儒家一脈相傳。”
 

    “某些人的觀點讓人生理性不適。”
 

    “但是賢良文學的意見才是當時的主流,而他們也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那些賢良文學之士面紅耳赤,他們因為支持大司馬霍光,在霍光掌權後都有所升遷,他們原本還為此沾沾自喜,如今卻慶幸自己沒有留下名字。
 

    賢良文學以儒家為旗幟,主張仁義德行教化國民,桑弘羊以法家為代表,主張加強中央集權。說到底,這依舊是延續秦朝到漢初選擇儒家治國還是法家治國的大辯論。
 

    評論區
 

    “武帝雖然罷黜百家,表彰六經,卻沒有完全相信儒家那一套,他的政策還是偏向法家的。”
 

    “武帝朝法家的風評不太好,以酷吏為代表,一人犯罪,株連全族,張湯、杜周、王溫書、江充等人嚴刑峻法,陷害無辜,引起社會動亂。”
 

    “酷吏轄下盜賊絕跡,也不是完全沒好處吧。”
 

    “酷吏是皇帝手裡的一把刀,當這把刀向著貪官汙吏時是好的,當它為了自己的利益以權謀私時,就是災難了”
 

    “可惜,後繼之君卻完全不理解武帝的做法。”
 

    被天幕提到的酷吏將目光投向上首的漢武帝,武帝目光深沉,喜怒不形於色,他們看不出陛下的喜惡,只能低調做人小心行事。
 

    這次大辯論在大漢歷史上是第一次,在整個封建史上也是唯一一次。這場辯論以儒家勝利告終,霍光達到了自己的政治目的,政敵桑弘羊的勢力受到打壓。
 

    經過這次辯論肯定了漢武帝的功績和政策,在其基礎上做了一定調整。
 

    霍光不支持桑弘羊的政策,卻也沒有完全接受賢良方正的意見,他放鬆了一些國營產業的管制,如酒榷可以私人買賣,但鹽鐵依舊官營為主,在此基礎上嚴懲貪腐,杜絕官商勾結,加強監管。對匈奴更是嚴防死守,繼承武帝時期對外強硬的政策。
 

    評論區
 

    “這才是真的大佬”
 

    “兩邊的意見都太過絕對,霍光大大的中庸政策才是最適合的。”
 

    “沒有絕對的好的政策,只有適合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