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竹根 作品

76.漢武大帝 世界史開篇第一人!(第2頁)

 

    朱標見無人說話,只能自己站出來,頂著老爹的憤怒,分析道“按著天幕的意思,將士在戰場上打贏了,朝廷卻在外交上一敗塗地,說的應該是宋朝的澶淵之盟。難道我大明也有這樣的盟約”
 

    大明沒有簽訂盟約,只不過是某些皇帝覺得自己管理的國家太大了,就將一些邊疆地區放棄罷了
 

    從漢初的白登之圍,屈辱和親,到武帝統治後期的強硬之姿,當然不是一蹴而就的。從漢朝初立,匈奴就是大漢的心腹之患,漢高祖遭白登之圍,漢高後被書信羞辱,漢朝採取和親的政策向匈奴求和,但匈奴賊心不死,從不曾安分。
 

    漢文帝時前177年,匈奴右賢王侵佔河南河套地區黃河以南,襲擊上郡,殺掠漢民,威脅長安
 

    前166年,冒頓之子老上單于進佔蕭關、彭陽,燒燬秦宮,前鋒直抵甘泉,距長安僅兩百里,直接威脅西漢王朝的統治中心。兩軍交戰月餘後,老上單于全身而退回到塞外,而漢軍根本無力出長城追擊匈奴,這讓匈奴越發驕橫,每年都侵擾邊疆,殺掠漢人
 

    漢文帝時期。
 

    這是兩年前才發生過的事,滿朝文武記憶猶新,那種驚心動魄生死一線的感覺至今想起來還心驚膽戰。
 

    文帝咬緊牙關,狠狠道“匈奴”
 

    賈誼勸諫道,“陛下,天幕將要講解武帝時期與匈奴的戰爭,或有可借鑑之處。”
 

    文帝恢復了冷靜,道“諸位愛卿都要認真聽了。”
 

    老上單于之子軍臣單于也是一個好戰分子,前158年,他撕毀了和親的盟約,發動戰爭,悍然入侵上郡、雲中。可是,文帝朝根本沒有能力打敗匈奴,只能任由匈奴在大漢的邊境肆意往來,將大漢當做他們的糧倉與草場。
 

    劉恆攥緊拳頭砸向桌案,天幕說的沒有錯,不能保護漢朝子民,這是他劉恆的恥辱
 

    “六年後,軍臣單于”
 

    賈誼再次上諫“從另一方面看,這六年間,匈奴老上單于去世,定會有王位之爭,匈奴內亂將起,或許是我大漢的機會。”
 

    匈奴可沒有中原王朝的繼承製度,他們向來是強者為尊,每個匈奴單于都是從眾多兄弟中廝殺出來的。
 

    文帝點點頭“多派些人手,滲透入匈奴,一來探查匈奴動向,二來可以扶持一個不弱於軍臣的王子,等到老上去世,我大漢或可影響匈奴的王位歸屬。”
 

    景帝時,面對匈奴的小股騎兵騷擾,大漢朝廷只能被動防禦,在長城沿線構築防線,嚴防死守。再用和親政策向匈奴低頭,維持著表面的和平。
 

    漢武帝卻清楚,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作為一個乾綱獨斷的君王,他無法忍受北方有一股勢力時刻威脅著自己的統治。於是,漢武帝開始了他平定四方的第一步漢匈戰爭力圖實現“王者無外”的大一統局面。
 

    始皇讚道“好一個王者無外”
 

    他也是熱衷於開疆拓土的,整個天下都應該是大秦的土地,雖然看到世界地圖後就知道這個願望永遠也實現不了了,但最起碼也要達到後世華夏的疆域。
 

    漢匈戰爭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漢朝的戰略反擊與試探階段,從元光二年前133年到元朔五年前124年,這段時間漢武帝的目標是收復河南地,河西走廊,並尋求與匈奴主力決戰,摧毀對方的軍事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