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竹根 作品

68.直播結束 秦朝篇即將完結(第2頁)

 

    當時的士人信奉的理念也不是後世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而是“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孟子
 

    最典型的代表便是伍子胥,他本是楚國人,他的父親因為直諫被楚平王殺了,他便逃到了吳國,後來幫助吳國攻破楚國都城,掘棺鞭屍楚平王這種事放到後世的朝代,他得被文人的吐沫星子淹死,但在當時卻不算什麼。
 

    那時候,君臣之間的關係是相互的因為得始皇信任,蒙恬蒙毅會為了不辜負始皇而自殺。與之相反,叔孫通多次更換主家,也不耽誤他成為“儒宗”。
 

    反倒是屈原那樣,被楚懷王辜負,被楚頃襄王流放,最後還願意為母國而死的人才是少數
 

    秦朝雖然已經統一了天下,但人的思想不是那麼快便能改變的。當時的人根本沒有忠君愛國的意識,胡亥倒行逆施,不是明君,他們也不過是像過去一樣換個能賞識自己的主君罷了
 

    秦王朝統一後,息兵罷戰休養生息,才是經歷五百年混亂之後,所有人的普遍願望。但軍功爵制卻推著秦王朝繼續開疆拓土,用更多的土地來兌現承諾給百姓的爵位財富。儘管有些舉措是形勢所迫,比如北上防胡、修長城、開發嶺南等,但這些舉措卻與人心思定的大環境相違背。
 

    因此,法家文化能適應戰爭的需要,卻無法滿足和平年間最廣大民眾的需求。
 

    始皇心裡默唸“休養生息”天幕不知提了多少遍,他早已刻到了心裡。
 

    聽懂天幕意思的百姓們目露期待之色,皇帝陛下能聽到我們的聲音嗎我們真的不想打仗,不想再背井離鄉了
 

    功利主義的法律工具難以避免對法律的錯誤使用,變成了純粹的暴力手段。商君法中強調“弱民”思想,要讓臣民不斷地為了富貴奮鬥,但永遠都不能得到富貴,所有力量都奉獻給了國家,這違背了人類追求美好生活的樸素願望。再者,他對“忠孝敬讓”這些倫理道德的蔑視,使得政權失去社會道德的支撐,無法避免遭到百姓仇視的結局。法家還主張重刑,使民不敢犯,這種高壓的政策,不可避免走向極端,成為激化社會矛盾的導火索。
 

    商鞅看著自己記下來的要點,“愚民”、“弱民”、“重刑”、“功利”這些都是自己變法的核心理念,若是全盤推翻,還能剩下什麼
 

    秦孝公看到商鞅表情不對,便提醒道“商君在困惑什麼天幕提到的問題,是天下太平後才會出現的,如今大爭之世,商君法是最好的強國之法,切不可因噎廢食啊”
 

    商鞅解釋道“臣不為今日擔憂,卻不免為將來憂慮,若是商君法成為秦國根基,後代子孫還能頂著滿朝壓力修改嗎商君法應更加完善,不能給後人留下隱患。”
 

    孝公卻笑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和使命,商君難道能管得了百年後的事”
 

    事實上,秦朝滅亡最本質的原因還是民心所向。秦朝統治者窮奢極欲,大興建築,肆意征伐導致徭役繁重,這遠遠超過了當時社會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把人民推向了死亡的邊緣。求生存,才是農民起義,推翻秦王朝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