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漢初人傑(第2頁)

 

    再後來,只要有太后秉政,那些大臣便會將呂后拉出來鞭屍。直到近代,思想解放後,呂后才得以正名。
 

    我們逐漸意識到,呂后對漢初的重大貢獻。畢竟若是沒有呂后,劉邦一死,大漢面臨的便是始皇死後的局面戰亂剛剛平定,諸侯王手中還擁有獨立的兵權,百姓也沒有歸心。權臣與宗室不會服從一個沒有能力,沒有功績的小皇帝,大漢也面臨著二世而亡的局面
 

    始皇心塞的同時眼前一亮,若是漢朝也二世而亡那多好
 

    呂后執政期間,用人得當,為政平穩,與民休息,社會安定,她對待功臣也很厚道,張良、陳平、周勃、灌嬰都得到了重用。她擁有了無可辯駁的權力,本有機會登基稱帝,建立獨屬於自己的偉業,但她始終守著劉氏天下,剋制自己的慾望。她為後來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礎,為大漢初年的國策繪製了藍圖
 

    呂雉微微睜大了眼睛,居然還能這樣,女子也能稱帝她內心湧起一陣波瀾,但她很快便壓制了下去。
 

    不行我沒有那麼大的威望,也沒有兵權,可以代行劉氏皇帝的權利,但不能自己成為皇帝
 

    這樣一想,還挺遺憾的
 

    劉邦心裡咯噔了一下,總覺得自己忽略了什麼
 

    劉盈的子嗣失去了繼承資格,可是皇位總要有人來繼承,以周勃陳平為首的大臣開始發揮主觀能動性,自己選擇繼承人。
 

    因為呂后的前車之鑑,他們將母族勢力強大的皇子都一一排除了,至於與他們一起發兵的齊王劉襄,乃是劉邦長子劉肥的兒子,他年歲已長,又擁有自己的勢力,不會聽他們的話,自然也被排除。
 

    這樣選下來,代王劉恆進入了他們的視線。
 

    劉恆幼年就藩代地,風評很好,他曾親自為母親嘗藥,極為孝順,他的舅舅沒有太大的能力,也沒有跋扈的名聲,比較低調。在代地為王的這些年,劉恆做的做多的就是與民休息,發展生產,勤儉樸素總之,這是一個好掌控的皇子。
 

    於是,在代地做了十五年代王的劉恆就接到了來自朝廷的offer,要他去做皇帝。
 

    呂雉微微斂目,果然是劉恆
 

    劉邦見陳平早已跪下請罪,周勃卻一副理直氣壯的樣子,恨不得親自踹他一腳。
 

    怎麼著,我大漢的皇帝,還要你們來決定是吧
 

    按著天幕的說法,劉恆是個不錯的皇帝,但這並不能讓劉邦高興。只要有人開了這個頭,便會有後來者群起效仿,大漢的皇位繼承製就全亂了
 

    劉邦的預測很精準,兩漢被權臣擁立的皇帝比比皆是
 

    作為第一個被群臣選出來的皇帝,第一個以小宗繼承大宗的皇帝,劉恆的表現,完全出乎了群臣的預料,也為後世的皇帝們展現了一個完美的範本。
 

    劉恆沒有被天大的餡餅炸暈腦袋,他冷靜的派出自己的舅舅和親信探查消息,步步為營,生怕一腳踏入陷阱。進京之後更是做足了姿態,三辭五讓,確保萬無一失才住進了未央宮。
 

    成為皇帝的劉恆也沒有立刻露出自己的獠牙,他先掌握宮中禁軍,保證人身安全,然後封賞功臣,拉攏權臣。又以列侯就藩為名,逐步解除了周勃等開國功臣對自己的鉗制,一步步掌控了朝廷實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