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故里 作品

第241章 整合投資公司


 在70年代前,香江殖民地色彩依舊濃厚。

 整個香江證券交易所只有一家--香江證券交易所。

 一直由鷹資主導證券交易。

 導致交易所裡掛牌上市的公司,也只有英資公司。

 華資企業想上市融資,卻不得其門而入。

 到60年代後期,香江因地緣優勢,實體經濟得以迅猛發展。

 工廠的數目如雨後春筍般迅速增加。

 到60年代末,香江工廠已經多達多家。

 工商業的繁榮,意味著各工廠企業競爭加大。

 對資金的需求愈發旺盛。

 企業上市的訴求也日趨強烈。

 只是一直由鷹資主導的香江證券交易所,在企業上市方面,始終把華資企業排斥在外。

 上不少急需資金髮展的華資企業,仍無法正常上市,向社會融資,解決企業發展需求。

 物極必反,在這種背景下,新的交易所必然產生。

 在1969年12月, 出身名門,從海外歸來的李福照。

 聯合他人成立了香江第一家華人證券交易所--遠東證券交易所。

 讓不少符合上市條件的華資企業,得以順利上市融資。

 其中李超人、李兆吉家族、郭得盛家族、鄭玉彤的企業,都是在這時期得以上市。

 開業首日,交易所成交額達210多萬元。

 而成立多年的香江交易所,在同日也只不過450多萬元。

 遠東交易所的創立,徹底打破了鷹資財團對本地股票的壟斷。

 遠東交易所成立的初衷,就是為華資企業融資。讓更多的華人參與到股票市場。

 開業第一年,遠東交易所成交額達近30億港幣。

 佔同年股市總成交額的49.5%。

 在第二年其證券交投規模,便超過成立多年的香江交易所。

 遠東交易所成交量火爆,讓很多有野心的人看到了香江企業融資的迫切。

 1971年,金銀業貿易場胡漢輝見到機會,迅速成立金銀證券交易,正式開業。

 金銀證券交易所專為金銀貿易服務。

 沒想到其成交額,在華資企業的大力支持下,也逐漸超過香江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