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故里 作品

第105章 明星少林寺


 鄧豐反駁道“邵氏別的不多,就是演員太多了。每年演員培訓班不知道畢業多少人。

 只要錢給的到位,挖些配角還不簡單。”

 李明軒點了點頭,對鄧豐通過大量的挖人,解決人才緊缺的問題,還是比較快認可。

 邵氏在後世被稱為明星少林寺,可不是說說而已。

 邵氏的大製片廠制度,從50年代開始,足足壟斷了香江電影業20年時間。

 培育了太多的電影人才,香江幾乎所有電影人都和邵氏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底蘊深厚的可怕。

 隨著70年代皺文懷出走邵氏電影,成立嘉禾,才有了兩足鼎力的出現。

 嘉禾能崛起,就是從邵氏電影挖掘了大量的電影人才。

 他們可以,李明軒自然也可以,他現在可不差錢。

 “挖人是個不錯的方法!”

 李明軒頓了一下,繼續問道

 “如果片源不夠,如何解決呢?”

 鄧豐整理了一下思路,說道“李生,片源的問題,我們可以向嘉禾學習。

 嘉禾的衛星公司制度,可以很好的解決片源問題。

 當初嘉禾剛成立的時候,也面臨過片源問題,就是通過衛星制度。

 大量扶持電影人才,成立衛星公司,才最終解決了片源問題。”

 李明軒暗自點了點頭,對鄧豐的思路很是欣賞。

 李明軒在前世可是瞭解過邵氏和嘉禾這兩大巨頭公司的制度。

 邵氏電影的大製片廠制度,明星都是合同工,先簽合約,後培養明星,自給自足。

 好處是可以大量節約成本,利益最大化。

 壞處就是演員出名後,合同到期後,很難留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