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故里 作品

第37章 香江製造業現狀

70年代初到80年代初,處於麥理浩治理時期,他在位10年時間裡,一直提倡積極不干預的施政策略。

 加上背靠大陸,讓香江的製造業得以迅猛發展,各地區新建工業區也如雨後春筍一樣紛紛拔地而起。

 服裝、鐘錶、玩具等許多工業製品的出口金額和數量,位居世界第一。

 到80年代,香江這一個小島的經濟,更是一躍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

 但是成也麥理浩,敗也麥理浩!

 他的積極不干預政策在初期確實讓香江發展迅猛,但是到後期,也因政策的不干預,導致香江的產業結構發生巨大變化。

 香江經濟到了後期,商人為了利潤,全面進入房地產、金融等高利潤行業,導致香江地價暴漲,給製造業帶來重創。

 到了後世,香江基本已經去工業化,香江經濟陷入停滯,衰落,還要靠大陸支援才能生存,亞洲四小龍的風光地位再也回不去了。

 1975年,香江的經濟剛經歷中東石油危機不久,製造業遭受重創,現在很多工廠老闆日子都不好過。

 要到明年香江經濟才會徹底回暖,但是迎來的卻是地產行業的爆發,讓地價暴漲,香江製造業反而進入快速衰退期。

 ……

 九龍工業區

 寰宇印刷廠就在這附近,離李明軒家不是很遠。

 開車不過10分鐘的時間,汽車就到了印刷廠門口。

 李明軒一下車,就看到了已經在等候的趙忠和馮邦志。

 “李生…”

 李明軒揮了揮手,打斷了趙忠的話,直接往廠裡走去。

 “我們邊走邊說!”

 印刷廠自收購以來,李明軒還是第一次來。看到這棟佔地面積不過500平方米的兩層工業樓,由於建廠時間不長,看上去還比較新。

 隨著都市日報日銷量一天比一天高,李明軒對印刷廠發展速度很是上心。

 “馮廠長,現在有多少工人了?報紙印刷產量怎麼樣?”

 馮邦志見李明軒提及工廠情況,立馬說道

 “李生,我們印刷廠現在是滿負荷運轉,報紙日印刷產量可以到達40萬份,不過這已經是極限了!

 之前按照您的吩咐,我們又招收了100多名工人培養,現在有200多名職工,廠區已經顯得有些擁擠了!”

 李明軒點了點頭,他之所以讓多招收新工人,就是為了未來印刷廠擴大做準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