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字還債 作品

第227章 千人萬人如一人(第2頁)

 慶皇則頗為感慨。

 “千年之前的大寶王朝,強盛至極,佛教昌盛。”

 “寺廟石窟,更是有著西有敦煌,東有廣寧的說法。”

 “這裡曾是前人開鑿的佛家石窟?”

 秦風點頭。

 很難想象,千年前的封建王朝,憑藉著落後的工具,便已有了開山之力。

 千年前的古人,便已經能將一座萬仞高山,化作龐大無比的佛像。

 更是能開鑿山洞,裡面畫著刻著萬千佛像。

 “朕當年曾當過和尚。”

 “裡面還有佛像嗎?”

 “有。”

 秦風摸了摸鼻子。

 “但凡文物,遼地都會習慣性保護起來。”

 大慶是注重實際。

 一切以生活為準。

 慶人也基本沒有什麼歷史文物保護的概念。

 畢竟有許多千年前,幾百年前建造的東西,慶人如今還在正常使用著。

 歷代皇朝謀求的是萬世基業。

 故而許多建築的質量好的令人瞠目結舌。

 廣寧城內就有一座千餘年前的四角佛塔,青磚建成,至今依舊聳立在廣寧城內。

 北胡人信長生天,也信佛。

 六年前遼地被屠被燒,那座青磚佛塔卻保留了下來。

 一同保留的,還有五百年前在城南建的一座磚塔。

 建的遠不如千年前的那座北塔。

 至於這石窟內的一切,能保留的自然也被保留了。

 “遼兵乾淨,平日對石佛多維護。”

 秦風率先進入石洞內。

 寬敞廣闊的石洞內,率先入眼的便是洞內幾十米高的石佛。

 石佛捏著佛印,目光正落在入洞的眾人身上。

 慶皇上前幾步,衝著石佛一拜。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香都沒上半炷。

 當然……

 這裡也沒上香的地方。

 “朕當年吃不上飯,曾出家當過和尚,後又被方丈趕出了寺廟。”

 說到這,慶皇不由望著秦風一眼。

 “知道為什麼嗎?”

 寧王秦棣見秦風並無反應,不由上前一步。

 “兒臣曾聽說過,是因為廟內沒了食物,便遣散了眾僧。”

 秦棣的身邊,就有慶皇給他的和尚當做幕僚。

 佛門如今更是多讚頌慶皇,稱慶皇為新生的佛。

 慶皇卻哈哈一笑。

 “這是因為朕成了皇帝,那些人為了給朕美化,才搞出了遣散眾僧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