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廣結羽翼(第2頁)

 本位歷史上群雄割據,劉表尚且只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對於朝廷,無論是董卓當政,還是曹操當政,他都維持著表面上的遵從。

 更遑論現在,帝位更替平穩度過,朝廷的行政班子基本沒有太大變動,朝廷對於地方的影響力比歷史上董卓亂政後還是要大的多。

 劉表這樣的人傑,相信他知道如何選擇。

 若是日後以何進為首的中央勢力更加強大,那包括劉表在內得大部分刺史、太守們,都得老實聽命。

 無他,順應時勢爾。

 反正本就是朝廷的官,聽命於朝廷也是理所當然,誰也不會有心理負擔,這就是正統這面大旗的好處。

 有了劉表坐鎮荊州,將來何進兵進中原,也會少了很多來自南面的威脅。

 其後,何進又保舉了朱儁與皇甫嵩。

 此二人都是這個時代難得的名將,其中皇甫嵩更是在後世唐宋時期被供奉於武廟享受香火。

 兩人的能力皆毋庸置疑,在朝中同樣亦有著不錯的名聲。

 只不過兩人也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對於漢室的忠誠度都非常高,何進很難真正將他們拉到自己的陣營裡來。

 既然如此,與其讓他們在朝堂之上站樁,還不如索性將他們派出去替朝廷鎮守地方。

 繼續發揮餘熱的同時,還能為何進爭取到更多的時間,何樂而不為?

 於是,朱雋被任命為長安太守,命他以長安為中心,屯田練兵,以震懾三輔,為朝廷的西北屏障。

 而涼州,則任命皇甫嵩為刺史,皇甫嵩這人,有資歷也有軍功,關鍵其還曾領兵於涼州平定了王國叛軍,在涼州地區頗具威望。

 涼州邊地,胡漢雜居,而且民風彪悍、軍閥遍地,非他這這樣有威望的重將不足以鎮守。

 為了確保涼州的穩定,何進特別從京師調撥了五千人馬隨行,讓其以此為基礎,再於涼州地區招募勇士,恢復經濟。

 叮囑其可先結好地方,分化當地勢力,招降納叛。

 根據何進的記憶,涼州之地可也是有不少人才的。

 而何進也會配合他,但凡有真心歸順朝廷者,必請旨不吝封賞。

 若真有不長眼的,再出兵收拾不遲。

 皇甫嵩也是老於行伍,善於治軍,對於這樣甜棗加大棒的方式,自然也不會太陌生,於是拜別何進,領兵奔涼州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