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姐妹相認

皇帝陛下也不再裝了,走到南詔國女王面前,冷然地說,

“南詔王好。”

然後徑直走到周般若身旁的椅子上坐下。

南詔女王東方萍臉上陰晴不定,也趕緊打招呼,

“大梁皇帝陛下好。”

東方萍瞅瞅皇帝陛下的臉,心裡想,大梁皇帝陛下真是個小心眼,不就是差點劫持了皇后嗎?還在記仇呢!看來剛才的道歉都別倒了。算了,不管了,誰讓自己得罪了人家呢?

東方萍再次戲謔地問周般若,

“妹妹,你確定我們的私心話,被你皇帝哥哥聽見了,不會影響你們夫妻日後的感情嗎?”

周般若搖搖頭,堅定地說,

“不會!我和皇帝哥哥之間,沒有任何私密之事隱瞞。姐姐有什麼話。儘管當著他的面說好了,不必忌諱。”

東方萍這才神思悠長,回憶往事一般地說道,

“孤山寨腳下,有個小山村,名叫周家灣,父親周慶隆,母親雷珍,大姐周萍,二姐周燕,最小的妹妹周般若,還有兩個弟弟……”

不等東方萍說完,周般若早已經泣不成聲,

“大姐,你就是我的大姐周萍?”

看著那麼熟悉的臉龐,聽著同樣嬌美的聲音,周般若的眼淚止不住地流了下來。

東方萍也激動地走過來,拉著周般若的手,潸然淚下,

“你果然是我的小妹,周般若,早就聽說了你的事蹟,你在大梁國的神名早已經傳遍了天下,尤其是你的詩集,在我們南詔國也是家喻戶曉。當我讀到你的詩集的時候,簡直像炸雷一樣轟過頭頂。”

“我又派人找來了你的畫像,發現你跟我前世的小妹長得如出一轍,又是同名同姓,我就知道你也來了這個世界。”

兩個姐妹抱在一起,相擁而泣。

皇帝陛下也是聽得目瞪口呆,世上真有如此神奇之事,怪不得剛才般若是那種表情,原來是又遇到親人了,而且是血肉之親。他自覺地退遠一點,好讓兩姐妹互訴衷腸。

周般若伸手給姐姐擦擦眼淚,東方萍也叫周萍,她也伸手替妹妹抹抹淚水。周般若說,

“姐姐,還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的父親周慶隆也來了大梁國,現在就住在京城長安街上。我有了一個新的母親,還有一個弟弟周宏。”

周萍徹底不淡定了,她激動得手都有些顫抖,

“我可憐的父親也穿越過來了嗎?快跟我說說,怎麼回事?他現在過得好嗎?”

“放心,他現在過得很好,你不用擔心。姐姐找個時間回一趟大梁都城長安吧,有父母的地方就是你的家呀。”

周萍點點頭,

“既然知道了你們都在,我一定會去長安看望你們的。可是眼下,我身不由己,戰爭剛剛停止,很多爛攤子都要收拾。朝廷內部奸臣當道,左右著我的決定。這次戰爭,也是他們主動挑起,我無法干涉。”

“妹妹,對不起,對大梁國挑起戰爭,實在不是我的初衷,我只想見到妹妹。可戰爭已經打響,我只好派人擄走妹妹,你我姐妹好見上一面。誰知妹夫身手了得,殺了我的極品護衛,救了妹妹。”

周般若皺皺眉頭,嚴肅地說,

“姐姐,你想過沒有,如果我真的成了你的俘虜,那些戰爭狂人會不會拿我當人質?你能確保我的安全嗎?”

“還有,你的護衛武功太高了,如果他被別人收買,一心想要我的性命,恐怕此刻我早已經人頭不保,哪有你我姐妹的相見之日。你想見我,有的是方法手段,比如遞國書,兩國互訪……”

周萍再次後悔不已。她的一個錯誤決定,差點害了妹妹,她現在想想都後怕。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妹夫來的及時。

周般若又說,

“姐姐,說說你們南詔國的情況,要不要幫忙,趁著這次機會,我們幫助你剷除身邊的毒瘤,讓你徹底地擺脫困擾。”

周萍聽了心裡很高興,她看看坐在不遠處,一直沒有吭聲的妹夫,遲疑地問,

“妹妹,妹夫會同意幫助我嗎?如果有你們幫忙,幫我解決後顧之憂,我以後不用再如坐針氈,整日提心吊膽的,多好啊!”

皇帝陛下此刻也不再冷若冰霜了,他爽快地說,

“大姐,有什麼事情,儘管跟般若說,她的話就是我的話,她的事就是我的事。”

東方萍樂了,心想,這個妹夫還真是有趣,雖然話不多,但字裡行間都是對妹妹的寵愛,特別爺們兒!而且這麼快就接受了她這個大姐的身份,叫她“大姐”,真是難能可貴。

她也爽朗大方地雙手抱拳一揖,說,

“那就,先謝過妹夫了!”

然後東方萍就回憶起了當初她初接皇位時候的尷尬局面。

一年前,先皇司馬德得了重病,遍訪名醫救治,可還是沒有挽回他的生命。先皇去世之前,由於孩子只有三歲,年齡太小,把皇位傳給了他深愛的皇后東方萍,希望她能把孩子撫養長大,然後再傳位給兒子。並留下了傳位詔書。

皇后東方萍悲痛欲絕,真想跟先皇一起去了,可一想到年幼的孩子,她不得不苦苦支撐,擔起了治理南詔國的重任。

然而,權臣司馬盾是先皇的親兄弟,他覬覦皇位多時,只想著趁先皇彌留之際,謀權篡位。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沒有想到皇帝竟然把皇位傳給了皇后。

在南詔國的宮廷中,女王端坐於王座之上,面容憔悴,眼神中透露出無奈和疲憊。她的身邊圍繞著一群權臣,他們勾心鬥角、爭權奪利,將朝政搞得烏煙瘴氣。

每天的早朝上,權臣們紛紛上奏,表面上是為國家出謀劃策,實際上卻是在為自己的利益盤算。女王試圖提出自己的意見,但她的聲音很快就被權臣們的喧囂所淹沒。

女王深知這些權臣的手段和野心,但她卻無力抗衡。她時常在深夜裡獨自思考,為國家的未來擔憂。然而,權臣們嚴密監控著她的一舉一動,讓她感到無處可逃。

在這樣的環境下,女王只能默默地忍受著,看著國家逐漸走向衰敗。她心中充滿了痛苦和無奈,卻無法改變這一切。南詔國的命運,似乎已經掌握在了這些權臣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