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

    白潛提著被打斷了兩條腿的榮王世子入宮。
 

    蕭雲徑直回府,抓緊時間睡覺。
 

    第二天要上朝的。
 

    次日早朝。
 

    滿朝文武從未到得這麼齊過。
 

    皇帝也很久沒有連續兩天上朝了。
 

    這一切都說明今天的事情沒那麼尋常。
 

    但事情本不該這麼炸裂。
 

    站在群臣的蕭雲面無表情地看著駕著囚車緩緩進來的皇帝,在心裡吐槽道。
 

    這是在幹什麼
 

    皇帝是藥磕多了發瘋了嗎
 

    沒有人能夠阻止這傢伙嗎
 

    囚車裡的榮王世子被五花大綁,嘴裡也捆著一條布,因而只能用陰冷的目光看著近在咫尺的皇帝。
 

    如果眼神能夠殺人,皇帝大約會死於凌遲。
 

    將囚車停到臺階前,皇帝志得意滿地踩著小太監的背下車,攤開雙手作懷抱天下狀,大步朝內走。
 

    “諸君,覺得今日的朕如何”
 

    朝臣對於這類帝王行為藝術熟視無睹,很是熟練地誇起他。
 

    言辭華麗,角度清奇,令人瞠目。
 

    蕭雲想起自己老家的歷史中有喜歡讓大臣食糞的皇帝。
 

    當時還覺得難以置信,現在覺得不是不可能。
 

    書中被幾句帶過,彷彿為劇情而存在的,玩笑一般的王朝崩頹,正清晰地在她眼前上映。
 

    在滿堂的喝彩中,蕭雲冰冷譏誚的神色被遮掩在幕籬之下。
 

    她往前走幾步,將得意忘形的帝王扶至高臺。
 

    皇帝的目光掠過她的肩膀,見到囚車中榮王世子那森然如狼犬的目光,悚然一驚,再也找不回親自押送犯人的勇氣。
 

    他坐回龍椅上,心中有點感激太子將自己拉離危險源的行為,略遲地向朝臣宣佈太子在這件事中的功勞。
 

    並且以更加誇張的方式,將蕭雲“在地府看到榮王魂魄”的說法公之於眾。
 

    蕭雲“”
 

    這是可以在朝堂上說的嗎
 

    今天也是覺得國家要完的一天。
 

    大家仍然非常熟練地開始誇太子,順著誇皇帝,神鬼玄學之說被公然拿到朝廷上,即便是世家所出的公卿,也對此適應良好。
 

    蕭雲麻木地等這一波過去,然後自己進入主題“對此子的懲處,父皇可有決斷”
 

    皇帝“”
 

    他很想說砍了,但今天上朝前沒喝多少酒,還記得叛軍只是退出京畿,藏身在坊州的山林中,沒有太多折損。
 

    少說還有一萬。
 

    聽起來不多,但對一個拿養軍隊的錢享樂的皇帝來說,一萬叛軍在京城附近流竄,是很危險的事情。
 

    榮王伏誅,他也大肆清剿叛徒。
 

    真要把榮王世子也給殺了,說不定會徹底激怒叛軍,讓他們抱著魚死網破的心態再次攻城。
 

    不殺,又難消心中之火,擔心這小子逃走。
 

    皇帝想了會兒,放棄思考,問“蘇太子有什麼看法”
 

    朝堂有片刻的寂靜。
 

    因為往常涉及到這種層面的大事,皇帝都會問丞相。這次連名字都喊一半,卻硬生生改口問太子。
 

    這是否意味著,權利的部分更迭和洗牌
 

    眾人思索自己的站隊問題,作為當事人的蘇丞相和太子卻並沒有表現出在意的樣子,而是非常自然。
 

    蘇丞相自然地傾聽。
 

    太子自然地拿主意“榮王以清君側的名義帶兵攻打都城,天下尚有為其矇騙的無知百姓,此事不能放任。”
 

    皇帝點頭,眾大臣亦是點頭。
 

    蕭雲“故而,先請御史大夫謝大人寫檄文一篇,令各處衙門張貼於城牆之上。”
 

    御史有監察彈劾之職,御史大夫謝沉早年又以文章聞名,打這場已經進入尾聲的輿論戰可謂是牛刀殺雞。